在世界文明理论中,西方学者提出了所谓的“文明冲突论”。这种理论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学说,其基本思想尽管有些缺陷和不足,但它似乎很实际,也很现实。在当今世界文明中,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和儒教文明成为三大主流文明,所谓的世界文明冲突主要是指这三大宗教文明之间的冲突。
从文明冲突角度来看,相比之下,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明最温柔,最讲友好,最不具备好斗性特征、最具有包容性,最具有和谐性,最具有文明共存特征。历史上,中国从来没有发动过类似“十字架东征”的宗教战争,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文明包容四海,曾经将外来宗教如佛教有机整合,也不排斥西方基督文明,而且试图不断地与其融合和整合。
自近代以来,由于鸦片战争失败,中国人开始重视西方技术,以为可以通过引进技术来拯救中华文明,但失败了;甲午战争失败,宣告“技术救国”幻想的破灭,于是中国开始重视西方政治体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但戊戌变法再度失败,让中国人更加迷惘。
于是,中国许多仁人智士都希望与西方文化融合,但基本上是不成功的。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不是中国人野蛮,不是中国人拒绝西方文明,而是中国人其实对自己的文化缺乏信心,一些人总是试图彻底推翻自己而全面倒向西方,自傲不可取,但自悲更可怕,“全盘西化”的尝试恰恰是中国没有很好融合西方文明的主因。
“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种理念才是中国必须遵循的文化思想,排斥、拒绝不好,但全盘接受更不好,中庸、和谐、包容、融合方为正道,如今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理念应该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的正确道路,也是对中华文明延续和传承的继续。
盲从和迷信于其它文明,对于自己文明的发展没有什么好处;同样,排斥和拒绝其它文明,对于自己文明的发展也实不足取。中国应该在盲从、迷信与排斥、拒绝中,寻求一种平衡,这恰恰符合中庸和谐思想,也恰恰是自信的表现。
几年前,在中国确实存在一种错误思潮,那就是“全盘西化”思潮。一些所谓的主流学者,基于历史上遭受文化革命之苦,痛恨自己国家和民族存在某些缺点,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希望寄托于西方价值观和所谓的融入“世界主流社会”,美国价值和美国经验影响了许多年轻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最近几年来,中国又似乎出现了一种排斥西方文明的思潮,所谓以“恢复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文明”为名傲视其它文明的现象,这又是不可取的,其实这也是对自己文明缺乏信心的表现。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也需要去伪存真,更需要取其精华而弃其糟粕,绝对不能实现所谓的复兴或恢复,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绝对不会因为诵读“四书五经”、“弟子规”、“三字经”等基本圣贤书而得到完全净化,“学而优则仕”、“三纲五常”等绝对不能成为引领社会风气的“圣经”,让人们“尊孔敬孔”更不能改变世风不古的现象。
目前,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存在矛盾,尽管西方国家不愿意承认,但这或许难以否认。历史上的冲突,一直延续到现在,从来没有结束过。全球化浪潮似乎以打破文明冲突为诱饵,但并没有消除文明冲突,反而激带来恐怖主义盛行。
中国必须充分认识国情,对自己文明要有信心,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秉承和谐思想和包融理念,不排外、不拒外,但更要不崇外、不媚外,以自己的文明为基础,走一条自己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必须对自己的文明有信心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