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


 

 

 

浙江第一个国家战略实施方案公布

 

  昨天,省政府办公厅公布《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方案中,这个浙江人企盼已久的海洋经济区轮廓初现。

  海洋经济示范区地域范围:浙江全部海域,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7个设区市的市区及7个市下辖的沿海县(市)的陆域(含舟山群岛、台州列岛、洞头列岛等岛群),意味着浙江全部11个设区市中,有7个与这个庞大的海洋战略直接相关。

  示范区陆地面积共3.5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2000平方公里的海岛,占浙江全部国土面积约1/3,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

  海洋经济试点分作两步走:第一期,2011年—2013年;第二期,2014年—2015年。

  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

  将发生5个变化

  展望

  

  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

  将发生5个变化

 

  ——海洋经济总量变强壮,对浙江陆域经济有更强辐射带动能力。

  2015年,示范区海洋生产总值接近7000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6%,占全国海洋经济比重达15%。

  

  ——时髦的、不污染环境的、高科技的、高利润的产业将成海洋经济主打。

  港口物流、滨海旅游、现代渔业、海洋装备制造、船舶工业、海水综合利用等新产业在浙江已有一定地位,今后它们将更具优势;港航服务、海洋金融信息、海洋科教、海洋生物医药、深海资源勘探开发等更新潮行当,未来将得到迅猛发展。

  到2013年,在示范区内,以捕捞、养殖为代表的海洋第一产业,以海洋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以海洋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相互间强弱关系将发生变化,第一产业仅占7%,金融、旅游、港航等第三产业占52%,成为重头戏。

  到2015年,示范区海洋三次产业比会再次变为6∶41∶53。每创造的100块钱中,就有30块来自海洋新兴产业。

  

  ——浙江沿海港口成大宗商品集散地

  升级后的宁波—舟山港,将拿到中国大宗商品国际物流重要基地的地位,而浙北的嘉兴港,浙南的温州—台州港将成为宁波-舟山港的得力助手。

  到2015年,浙江沿海港口一年中接纳、运走货物9.2亿吨,这个重量超过去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近一倍。

  

  ——拥有一批海洋科技、海洋高等教育基地

  示范区内,建成一批海洋科研、海洋教育、海洋文化基地。

  到2015年,示范区内有2.5%以上的GDP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七成以上创收来自科技创新。

  

  ——海洋生态环境变好

  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得到控制,湿地、红树林、海岛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得到保护与修复。

  到2013年,浙江海域有12%将是清洁的,到2015年,清洁海域面积达15%以上。

  海洋经济大棋盘: 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

  三圈:培育杭州、宁波、温州三大沿海都市圈,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

  两翼:海洋产业布局以环杭州湾产业带为北翼,引领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以温州台州沿海产业带为南翼,与福建海西经济区接轨。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