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引领中国城市新时代


         

            西咸新区建设启动加速打造国际化大都市

 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湖北武汉新区、河南郑汴新区以及重庆两江新区等城市扩展板块快速崛起,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0年2月21日,陕西省推进西(安)咸(阳)新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暨沣渭新区和泾渭新区管理委员会揭牌仪式在西安隆重举行,“西咸一体化”进入了大规模实质性建设阶段,这也标志着西咸新区建设实施启动。

  推动“西咸一体”建设“大西安”

  西咸新区以渭河为中轴线,西起规划中的西咸环线,东至泾渭交汇口,北至西咸北环线,南至310国道西宝线,东西约50公里,涉及西咸两市6个县(区),规划控制范围560平方公里。西咸新区将依据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总体规划,结合区内现有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形成南有西安沣渭新区、北有咸阳泾渭新区、渭河百里生态景观长廊相连接的“两区一带”开发建设格局。 

              


  如果说西咸新区的建设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河,那么在这个地区的老百姓就能够成为一首优美久远的歌。”

  9月19日上午,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一行来到陕西西咸新区,在西咸新区规划汇报会上,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总规划师李肇娥对新区老百姓未来的生活作了诗一般的描述。 在汇报会上,西咸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向新闻代表团介绍了西咸新区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并详细解读了西咸新区的规划、功能和在陕西发展中的地位,中央及境外新闻媒体记者十分关心在西咸新区建设中,如何更好地保护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利益这一问题。

 李肇娥说,西咸新区还有69万农民,政府要改变他们的一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他们失地不失业。让他们不仅获得应有的安置补偿,更重要的是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据悉,在西咸新区内有乡村人口68.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23%,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繁重。如何为当地农民群众创造更好的宜居环境和就业条件,是西咸新区建设面临的一大课题。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江泽林曾在多个场合表示说,西咸新区要维护农民利益,这种维护不是简单地对农民的安置和补偿,要保证他们与市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建设和谐的发展机制,让当地农民与西咸新区的发展一起共赢共荣。

 根据《西咸新区发展规划》,西咸新区将发展以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外向型农业为特色的都市农业、现代农业。建设十几个万亩标准农田、4处市民农园、若干花卉果蔬种植基地和景观林木基地。同时,新区建设按照集约节约土地和尊重居民意愿的原则,在城市建设用地内就近分片建设生活居住区,完善市政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将村庄集中转化为城市社区。

 在未来的西咸新区规划图中,将着力打造“两区一带”的开发建设格局,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插上“腾飞的翅膀”。 

      

 沣渭新区规划总面积195平方公里的土地,位于渭河以南,老西宝公路(G310)以北,东接西安市西三环,西接规划中的西咸绕城新线位。新区中涉及西安辖区内125平方公里,咸阳辖区内70平方公里。在未来的产业定位中,将重点打造城市特色功能区和生物产业聚集区两大功能区,建设西咸都市圈人居环境最为适宜的新型都市商务中心和西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及环保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

   

 泾渭新区总规划面积305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位于咸阳市辖区内。未来的产业定位将重点按照空港产业园、历史文化聚集区、现代产业聚集区三大功能区进行打造,最终建成西部最大的临空产业园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秦汉历史文化聚集区和西部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  

 渭河生态景观带春季杨柳飘絮、夏秋硕果摇枝,建成后的渭河生态景观带将以独特的生态景观成为西咸新区最具关注度的滨河功能特色区。该区域规划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将以河堤建设、河道治理、生态绿化、景观打造为重点,积极开发渭河沿岸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着力构建横贯东西的百里滨河生态长廊。

 

 在新区规划中明确提出,新区内有68万农民和20多万城市居民。新区提出建设现代田园都市的理念,将通过城乡统筹使这个地方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有力的保障。在西咸新区建设过程中,它所提供的巨大发展空间和产业发展平台将给这个地方的百姓带来很大的用武之地。

 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江泽林介绍说,在西咸新区建设任务当中,除了要保护好历史文物和生态环境之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城乡统筹的示范。在这个区域里面,68万农民,政府改变的是他们的一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因为都市农业和相应的产业园区将充分吸纳他们。少数的一些失地农民,一定做到失地不失业。因为现在在农村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公共服务均等化,就业创业将很充分。

 江泽林说,“西咸新区所覆盖的范围内有68万农民,我们不是传统的按照安置、补偿这样的概念去做,而是把农民融入到整个西咸新区里面,以共赢和共同发展的概念来解决农民的问题。他们不仅要获得应有的安置补偿方面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在西咸新区建设的过程中,他们有发展的机会,我们期望将来有一批农民可能转移成市民,现代农业基地可能会变成一些城市的庄园。”

 江泽林说,“一部分人可能在城市中就业,甚至会有一部分人成为西咸新区建设里面的企业家,所以大家在就业方面有充足的机会,我觉得一个新区的建设首先要保证这个区域内无论是市民也好、农民也好都可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构建和谐新城。”

     

  从《西咸新区规划范围图》看,渭河将成为未来西咸新区的“城中河”,沿渭河而建的“渭河生态景观带”似一条腰带,穿起撑起西咸新区整体骨架的沣渭新区和泾渭新区两大区块。
 西咸新区建设规划控制范围56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220平方公里,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主城区规划总面积的25.8%,其中新增建设用地面积150平方公里,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主城区规划新增建设用地的58.5%;河流、保护区、生态区、基本农田等其他用地约340平方公里。  

  西咸新区建设将重点推进核心功能区建设,构建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增强对要素资源的吸纳能力,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两区一带”,实现生产总值比2009年翻两番,达到600亿元左右;2016年至2020年为全面提升阶段,开发建设重心由核心功能区逐步向其他区域延伸,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产业优势突出、环境优美宜人的西咸都市圈最佳居住区和重要经济增长极,以及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的生物产业集聚区和生产性服务业集中区,实现生产总值比2015年再翻一番,达到1500亿元左右。

   

 西咸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军说:西咸新区的建设“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十年大跨越”,整体建设将分三个阶段进行,2009年为起步阶段,2010—2015年为实施启动阶段,2016—2020年为全面提升阶段。经过5—10年的开发建设,力争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西安大都市圈之中,渭河百里生态景观长廊横贯东西、秦汉历史文化景区一脉相连、现代制造和生物产业集群化发展、人居环境适宜优美的城市特色功能区,形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在西部具有强大积聚和辐射带动力的一体化开发示范区。

 西咸两市接合部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大,通过高起点规划建设西咸新区,有条件将其发展成为一个现代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新兴产业聚集的城市板块,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增长极和加快城市化新的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