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混合动力或打破中国新能源汽车僵局


  9月初,有媒体援引丰田汽车公司技术管理本部副本部长吉贵宽良的话表示,“丰田正在推进混合动力车型关键部件的国产化事宜”。

  一石激起千层浪。倘若丰田真的改变中国市场的混合动力车型的国产化政策,也许将能够打破目前陷入僵局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与政策困局。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拖延至今,仍然没有出台,最后出台的时间谁也说不清。而温家宝总理此前在《求是》杂志发表的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论述,特别是对于相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方面的批评,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的相关制定部门更变得谨慎起来。

  未来的新能源汽车规划到底如何走?

  坚持原来的纯电动车路线?还是走多元化发展?或者接受混合动力在目前的现实性与市场可行性?

  但是,无论如何,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政策的中心是,短期内支持传统燃油汽车的节能技术的改进与混合动力技术的普及应该是一个基本的方向;同时,不放弃未来向纯电动车方面继续努力。

  从节能环保的现实性与可行性来说,混合动力基本是绕不开的。

  从整个世界市场来看,混合动力技术基础上的产品基本做到了市场接受、技术可行,数百万辆的市场销量已经证明了这个问题。

  即使从本土汽车企业能够快速切入的角度来看,混合动力技术仍然是一个较为容易开辟的市场。不管本土汽车企业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掌握多少,但是许多企业都宣称在混合动力技术与产品方面有所突破,或许不是虚言。

  当然,如果这样的政策环境一旦形成,最受益的企业应该还是丰田等在混合动力技术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日系汽车企业。

  丰田布局混合动力并不算晚。早在2005年,丰田就开始引进普锐斯,但是由于普锐斯价格很高,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因此,中国市场迟迟没有获得拓展。

  从某种角度上说,制约丰田普锐斯市场开拓乏力的不是技术,不是市场,而是价格。如果普锐斯价格一旦降到一个市场心理的接受底限,丰田在中国的混合动力市场将会出现一个快速发展的局面。

  关键是丰田敢不敢去进行大胆的一搏。

  这次宣布混合动力技术关键部件的国产化,应该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决策。尽管我们目前仍然不清楚这些关键部件会包括哪些产品,以及国产化的程度,但是国产化关键部件一定会降低普锐斯的成本,以及市场销售的价格,这才是关键。

  此前,2010年11月,丰田汽车在中国江苏设立全球第6家研发中心,也表明了丰田汽车对于中国市场战略的重大转变。

  作为最有实力的世界汽车跨国公司之一,丰田在中国市场落后于大众、通用,根本的原因在于丰田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要远小于对方。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所有跨国汽车企业最重要的市场支撑,而且这种支撑的程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重要。

  丰田要想改变目前的困难局面,忽视中国市场是不明智的。

  丰田的优势是什么?

  当然,传统汽车领域的竞争力不容置疑。但是,如果丰田通过混合动力方面的高调进入,那么带动的不仅仅是普锐斯的市场的启动,更将会给丰田带来中国市场耳目一新的崛起。

  丰田也许担心,普锐斯的市场规模在中国到底有多大?这不应该成为丰田普锐斯不进行大规模国产化的理由。唯一阻挡丰田的是丰田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

  丰田一旦打开普锐斯的中国市场,不仅仅丰田会有一个重新被认识的机会,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甚至包括政策也许将打开目前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