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企业家与一个老厂的故事


一位企业家与一个老厂的故事
——写在晋汇南白水泥有限公司100万吨水泥生产线投产之际
 
 
山西日报社:范珉菲
钢铁供应链杂志:王文平
 
 
3年前,一个辉煌多年的国企老厂走入低谷,难以为继;
3年前,一个走南闯北的企业家风华正茂,正当辉煌。
是国企老厂的幸运,是企业家的担当,让国企老厂与这位企业家相遇并结缘。从此,彼此的命运便紧紧联系在一起,一位企业家救活一个国企老厂的故事一时成为佳话,在社会上流传开来。
这个国企老厂便是曾经闻名一时的忻州南白水泥厂。
忻州南白水泥厂是一个国企,自1958年建厂以来、其产品一直名扬省内外,尤其在华北地区更是水泥企业中的王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体制、市场等因素,南白水泥厂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逐年下降,以至在2004年12月3日停产,企业无力开工资,后勤生活设施严重破损,职工生活无法保障,群体上访频繁,一时成为忻州市的老大难。经忻州、太原两地政府多方协商,忻州南白水泥厂于2008年4月将有效资产托管于山西晋汇南白水泥有限公司进行经营。
在危困之际接手的这位企业家不是别人,正是在山西钢贸、水泥商圈内赫赫有名的山西晋汇集团董事长兰晋平。
 
印象篇:“牛精神”与“德文化”
    兰晋平,山西原平人。初遇兰晋平,但见他身材魁梧,浓眉大眼,说话直来直去,但颇有深意,虽无高谈阔论,但博览群书,儒商气质十足。
    走进兰晋平的太原总部——晋汇科工贸有限公司,一下就被满桌满墙各式各样的牛所吸引,有犀牛、牦牛、水牛、黄牛、野牛、奶牛……神态各异、肥瘦有别,有的俯首吃草,有的翘首前仰,有的回首舐舌,有的缓步前行,造型生动,形貌真切,牛态可掬,几可呼之欲出。
    兰晋平说:“我属牛,喜欢牛,无论是我一个人独自创业,还是今天带领上千人的团队,牛文化贯穿在我创业的始终。”
    兰晋平认为,为人不易,经商尤难。开疆辟土需要“拓荒牛”奋力拼搏;商海荡舟依靠“孺子牛”默默奉献;知难而上更需气冲斗牛的英雄气概。如果“小试牛刀”就浅尝辄止,注定没有大的出息。出牛力,流牛汗,才能做“执牛耳”者。
    在他的办公室,书写着这么几个字:德,创业的根基,生命的延续。这是他对创业和人生的总结。
企业经营是对生产要素投入进行优化配置,实现最优效率。企业家对资源要素整合的过程,就是一个载物的过程。企业经营如何载物呢?民族精神告诉我们要以德载物。兰晋平说,首先要修炼自己的品质,人品修炼即“修身”。《大学》把“修身”看作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强调从自我做起,人人都要“以修身为本”“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兰晋平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眼里,晋商的本质就是诚信,做商人尤应如此。
 
 
 
 
 
作为篇:“勇担当”与“新跨越”
    在南白水泥厂的大门上,贴着兰晋平在过年时写下的一副对联:水愿溶入大地而厚德,泥能筑起高楼而载物。这句心声,足可见销售起家的他,搞上实体后所迸发出来的一股激情和愿望。
提到南白水泥,我们会很自然的联想到我国国企发展的历史,南白水泥创始于1958年,地处太原市阳曲县境内,属忻州市直国有中型二类企业;在1993年左右,企业也曾辉煌过,是国家统计局1993年确定的全国500家最大建材企业,山西省第三大水泥厂;进入90年代中后期,因种种原因,企业逐步走入低谷,一时成为忻州市的老大难企业。1999年原忻州地委、行署根据当时南白实际采用了“切块分离,分块搞活”经营模式,使企业生产维持了六年。进入2004年,因内部改制,环保等原因于12月停产。从2004年12月停产至2007年7月长达两年半的时间里,企业无力开工资,后勤生活设施严重破损,职工生活无法保障,群体上访频繁,一时成为忻州市的老大难。2007年6月在忻州市委、政府的支持下,企业采用“自筹资金,生产自救,托管经营”的办法启动生产,但因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能耗高,污染大,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而再次被迫停产。
谁来拯救南白水泥厂?试想,几十年一尘不变,老的生产工艺和营销手段已经落伍,如今,机器不转了,职工抱怨了,但凡一个精明的人会想到,就算投得起钱,也不敢想何时才会有回报。
聊起为何会接手这样一个烂摊子,兰晋平说:我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当时我的好友便是这个厂子的领导。他在住院期间,跟他的兄弟们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有事找晋平。虽然我当时不在场,但后来这话传到我这里,我便有了冲动。不过,这冲动一方面来讲,是因为感觉我在朋友中的地位和形象不错,另一方面,打心眼里想帮南白水泥走出困境,于是凭着多年对水泥市场的判断,带着对朋友的感情与重托,毅然投身其中。
“当时职工工资都发不了,正赶上快过年的时候,几百号人等着过年,怎么办?”尽管刚刚决定投资,兰晋平二话不说,先拿出45万元给职工发了下去。“当时我想得比较乐观,但现状比想象得更差,到了厂子才发现,耗能大,污染大,环保差,销售与市场脱节,项目没有立项,环评也没有,土地使用也没办下,可是就此罢手也不行,因为一年的时间便投进去6000多万元。”兰晋平回想着当时的状况如是说。于是,他横下心来搞技改。当时,许多同行都笑话他是“背着麻袋进南白”,意思是说这麻袋里全是钱,岂不是打了水漂么?但兰晋平是个知难勇进的人,“我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从来没有欠过钱,如今因为南白而负债,先不说企业能不能搞起来,作为一个商人,最看重的是信用,要想还了借下的钱,就要硬着头皮往前闯。”
    对于商海中的这位铁汉子来说:在逆境中挺拔,是他对自己的定位,也是多年商海驰骋的绝招。没有这样的骨气,什么事都干不成。
    接下来,他开始为老厂“整容”。2009年11月6日,水泥厂先是得到了省环保厅的环评批复,2010年1月7日又得到了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立项批复,且第一次用电扩容得到了批准。有了符合法规的批复,就有了一个正当经营的氛围,可以心无杂念地关心生产了。2009年年底,水泥厂彻底淘汰关停机立窑生产线,对回转窑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建设了一条2000t/d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并投入巨额资金配套完善了环保节能设备。还购进了新设备,采用国标磨机,实现了预均化标准,水泥从原料到成品,整个过程都在标准化操作中,还进回了省电省地、降低耗能、提高产量的辊压机。情形为之一变。
2011年的4月17日,晋汇南白水泥有限公司点火试运行,承载数百位南白人的希望与梦想,终于在兰晋平的手中变成了现实,高标准,低耗能,绿色环保的花园式工厂在兰晋平的高要求下慢慢成型。
 
践行篇:“重感恩”与“共和谐”
兰晋平懂得一个道理:先让职工受益,其次才是股东。因为职工是第一线干活的人。正因如此,记者在厂子采访时,许多职工由衷表示,兰总是个好人,我们要好好干。对我们好一分,我们会努力十分。
几年前,晋北经历了一场大雨,他说:我当时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职工屋漏不止,雨夜,从职工家里传来的不是欢声笑语,而是嘀嘀哒哒的滴水声,在外面,因为大水堵路,年轻人要背着老人回家,丈夫要接妻子“过河”。兰晋平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为了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在公司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仍拿出资金用于改善生产环境、生活设施、进行社会公益事业;一位员工月薪1500元,还有3个孩子和老人,他主动把大女儿的任务承担起来,安排到阳曲县城供其上学。
    兰晋平还有一个独特的“送礼观”,提倡“上礼下”、“内礼外”,即上边要给下边送礼,厂里要给上门客送礼,所谓礼,一方面是福利和奖励,一方面是平时的礼遇。从他的送礼观上也不难感受到他对员工的一份真情实意。
时光荏苒,经过几年艰辛和不懈的能力,南白水泥厂面貌一新:职工生活有了保障,群体上访没有了,和谐、拼搏、奋进、奉献、感恩的氛围形成了。
晋汇南白水泥有限公司投产在即,机器一响,不仅可以解决600人的就业,原来两三千万元的年产值也将达到上亿元。
 
启发篇:先做人,后办事,再赚钱
在大家眼里,兰晋平算得上个风向标,别人不敢做的,他敢尝试,进了哪个行业,就有人跟风,觉得兰晋平找的行道绝对不怕赔。即使在他接手水泥厂之后,仍有人坚信厂子会打翻身仗,兰晋平也这样认为,他说,尽管我没做过实体,但我懂销售,大不了做下的产品卖不了我自己去跑市场。
    这样的自信与他的履历不无关系。
1980年,兰晋平被分配到太钢集团上班,由于踏实肯干、技术过硬、思想超前,曾多次领导及参与重大技术革新,多次被评为优秀管理干部、劳动模范和创新能手。1990年,下海从商,从事水渣贸易及运输行业,逐步成为山西水渣贸易行业的领军人物。经过几年的资本积累及商海历练,开办了晋汇科工贸的前身-尖草坪区晋汇物资贸易中心,进行建材、钢材等的物资贸易。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晋汇科工贸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一家集团化企业,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拥有一批优秀的管理人员。公司从重视市场调研、广泛收集信息做起,使中、上层管理人员对市场的掌控能力有了长足的进展,使公司的投资有了明确的方向,从而有效的规避了投资风险,即使是全球“金融风暴”的当前,晋汇的经营也未受到半点影响。
晋汇集团未来3年的目标是打造成熟的“水泥技术开发、水泥原材料供应、水泥生产、水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企业。公司在做大、做强、做优水泥主业的同时,将充分利用产业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系统集成、创新与服务,大力发展水泥工程产业。
兰晋平董事长在发展企业的同时,还主动承担起了社会赋予企业家的重要责任。在汶川、玉树等抗震活动中一直站在前面,而如今,兰晋平董事长担任第十五届阳曲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山西省钢材商会副会长等多项社会重要职务,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兰晋平开朗豁达、诚实厚道,热忱稳重、乐于助人,积善好德、诚信经营,坚韧耐劳、勇于担承。是山西企业家中成功转型跨越的典范与楷模,无论是从事水泥、矿粉、水渣、熟料、钢材贸易,他勇担当,重感恩。
——这是圈中同仁对他的评价;
兰晋平是一个大善人,即使在晋汇南白重组需要大量资金的日子里,无论是汶川、玉树抗震救灾,150多位学生上学,学校需要修缮、道路需要修理,还是危困、贫病需要救助。他乐善好施,倾囊资助300多万。
——这是社会对他的评价;
作为山西省钢材商会的副会长,他热心参与商会工作,在商会发起、成立、壮大过程中,献计献策,出资出力,为商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是山西钢材商会发出“向兰晋平同志学习”时对他的评价。
 
时间定格在2011年9月23日,晋汇南白水泥有限公司100万吨水泥生产线投产庆典隆重举办,这一天,老厂焕发了青春,老厂燃起了希望,老厂与兰晋平将再次续起新的故事。一切是那么值得期待,一切都将在美好的期盼中实现大发展,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