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军刚刚升入初中,第一周就是军训。军军很好奇,觉的穿着军装很好玩,而且他们一起和教官做不同的训练。这对军军来说太新鲜了。因为军军在小学的时候,学习就很好,而且特别喜欢表演,几乎学校里大大小小的会议都是军军主持的,所以在为期两周的军训中,军军表现很出色,还获得优秀营员的奖章。回到家和妈妈说的很是开心,可是当军军看到班级的照片的时候,脸色开始不好,而且和妈妈抱怨看来老师不喜欢他,他觉的很失落。原来是因为这个班级很多同学都有特写的照片,就军军和其他的几个同学没有,军军不开心了。因为有军军升国旗的照片,虽然远,但是一看就知道是军军,妈妈也就没有在意军军的情绪,甚至认为孩子耍小脾气,而训了军军一顿。军军很生气,发誓说再也不和妈妈说话了!
孩子也会有情绪吗?
很多父母听到孩子说:“我感到难受”、“我很失望”时,往往会一笑了之。他们会说:“小孩子嘛,能有什么感受呢?不就是学校那点事吗?”“别淘气了,你没有什么可失望的。”
我们都承认自己有情绪,而且允许自己发脾气,为什么孩子就不能有情绪呢?只要是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就会有自己的情绪。
成年人有情绪,孩子也有。只要是人,无论年龄大小,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不同的情绪产生。
成年人在有情绪的时候,希望别人的帮助,希望发泄,孩子就不需要了吗?
当然需要,而且是非常需要。只是有时候孩子自己无法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情绪,甚至不知道怎么发泄情绪。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孩子的愤怒,哭泣,甚至是不合适的反抗。这并不是这个孩子比较顽皮,品行差,而是他们需要家长们教给他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疏导自己的情绪。
可是如何帮助孩子疏导自己的情绪呢?伟大的教育家阿黛尔给了我们一组最简单的方法:1、安静专心地倾听。2、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3、帮助孩子说出他们的感受。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我们来看我们平时大部分的父母是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的:
儿子:我真想给小刚一巴掌!
父亲:为什么?怎么了?
儿子:他把我的笔记本扔到了垃圾箱里!
父亲:你是不是先招惹他了?
儿子:没有!
父亲:真没有?
儿子:我发誓,我根本没碰他。
父亲:那好。小刚是你的好朋友。听我的,别计较这件事,再说了,你自己也有毛病。有时候,你也欺负弟弟,然后还责怪别人。
儿子:我没有。是他先动手的-----不和你说了。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有好的人际关系,能处理好事情,但是我们却没有尊重他的情绪,也没有了解事情的始末,就开始下结论,给出解决的办法。可是孩子并不需要这些,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慢一些,再慢一些,让自己可以认真倾听孩子,给孩子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机会。
现在我们看看使用阿黛尔的方法该如何和孩子交谈:
儿子:我真想打小刚一巴掌!
父亲:孩子,你生气了?
儿子:我真想狠狠地打他那张肥脸!
父亲:你这么生他的气啊!
儿子:你知道那个坏家伙干了什么吗?在车站他无缘无故抢走了我的笔记本,还把它扔到了垃圾箱里!
父亲:嗯!
儿子:我猜他怀疑是我在美术教室把他捏的鸟弄碎的。
父亲:你这样想啊。
儿子:是啊。他哭的时候一直盯着我。
父亲:哦!
儿子:但不是我弄碎的。真的不是我。
父亲:你知道不是你。
儿子:我不是故意的。那个愚蠢的胖墩把我推到在了课桌上的时候,我根本就没有办法。
父亲:胖墩推了你。
儿子:是啊。好多东西都掉地上了,但只有那只鸟碎了。我没有故意摔碎它,他捏的鸟挺好的。
父亲:是,你真的没有故意弄碎它。
儿子:没有。但是他不相信我。
父亲:你觉得你告诉他真相,他也不会相信你吗?
儿子:我------我应该告诉他,不管他信不信。我觉得他也应该向我道歉,不该把我的笔记本扔到垃圾箱里。
您发现了吗?孩子是很聪明的,他们只是需要人倾听,赞同他们的感受,他们自己会找到解决的方法。只是如果孩子太小,他则无法清楚的表述他们的情绪,所以就需要我们帮他们说出他们的情绪,他们感觉自己被理解了,就容易描述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怎么了。也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孩子更好的面对生活。
谁说孩子没有情绪?来做个接受孩子情绪的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