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期刊起始于1815年(清嘉庆二十年)第一个中文近代刊物《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刊。它系用中文出版最早的一种现代化杂志。而在我国本土上出版最早的近代中文期刊则是1833年创刊于广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内容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三部分组成,在中国出版史和新闻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此后从戊戌维新运动,历经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期刊逐渐成为各种思想激烈交锋的舆论阵地,中国期刊业的发展也由此日渐兴盛。其中《民报》、《新青年》等大批具有广泛影响力刊物的相继问世,不仅为中国期刊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也为日后期刊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借鉴的条件。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期刊出版事业进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品种的迅速增加,发行量的逐步扩大,经过调整、提高和新创的期刊出版业在建国初期出现了可喜的初步繁荣;而舆论喉舌作用的强化与有计划发展,成为新中国建立后期刊出版变革的突出表现。尽管后来在前进中不时受到“左”的错误影响,又历经“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使得期刊出版的发展一度出现低落,但“文革”过后,尤其在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当代中国期刊出版事业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在基础增量上,1978年期刊品种为930种,到1989年达到6000余种;期刊发行量由1978年的年总发行约7亿册突进到1988年的25亿册。在内容形式上,大多数刊物不仅兼具科学性、思想性、知识性的显著特点,并融入可思性、可读性、可用性的技术含量,以避免千篇一律、枯燥僵化。到90年代,中国期刊业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期刊品种的持续增加与发行量的相对稳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以精品致胜,创品牌生存这一全新出版理念的推出,标志着20世纪末的期刊出版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
进入21世纪,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期刊出版业的整体结构更趋合理,各种资源聚散盘整,逐步优化,走上了成熟健康、稳步发展的轨道。在品种方面,尽管受国家总量控制政策、禁止摊派发行以及自2003年开始的全国范围内的报刊治理整顿工作等诸因素的影响,全国期刊品种依旧持续稳步增长态势,据统计,到2004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490种,与1999年相比,增幅为16%,说明当前我国期刊的读者需求日趋多元化;在印数方面,2004年我国期刊总印数为28.35亿册,较99年的28.46亿册略有下滑,表明我国期刊出版逐步走上内涵式、集约型发展道路,结构布局日渐趋于合理;在发行量方面,据统计,2004年我国期刊年总发行量为28亿册,较99年指标值基本持平,发行量的相对稳定一方面说明我国期刊出版市场更加成熟,读者对于期刊质量的判定与选择也更为主动,另一方面,也与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高速发展对传统期刊出版的冲击不无关系。此外,单册印张的逐年增加,期刊厚重化趋势的日益凸现,表明通过扩充杂志信息含量以满足读者阅读需求这一出版模式的形成,逐渐成为各出版单位参与市场竞争、扩大市场份额的手段之一;而刊期的普遍缩短,也成为当前信息社会人们信息更新和需求变化节奏加快的突出体现。总体说来,新世纪的中国期刊出版业,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控制总量,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统一要求下,继续推进精品战略实施,加固品牌意识,壮大产业实力,凸显品牌化、集约化、集团化的显著特点。
21世纪中国期刊业的长足发展,为中国期刊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21世纪,伴随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教类期刊日益备受读者青睐。统计资料显示,科教类期刊品种数量始终占我国期刊品种总数的85%以上;到2004年,我国科教期刊品种达8351种,较1999年的7001种增长19.3%,年均增速3.6%,其中文化教育类科教期刊尤其发展迅猛,在2004年更是增幅高达 59%,是当年期刊整体增速的3.7倍。科教类期刊如此庞大的规模和高增长态势,表明我国读者的期刊消费依旧以增进知识积累、加速知识传播为主要目的,这同时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要求;
中国期刊业的集团化发展,是新世纪期刊出版改革进程中一次大胆的尝试。2002年,全国首家期刊集团——《家庭》期刊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期刊业规模竞争格局已经形成,业外资本的大量涌入和期刊资源的重新配置,为国内大型跨媒体传媒集团的发展创造条件。实践证明,集团的组建对于期刊资源的优化整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期刊业的外向思维以及对外沟通在21世纪的发展尤为明显。新世纪中国期刊业不断加强同世界各国期刊同行的友好交往,多次举办培训班、研讨会、业务报告会,借以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管理理念;并通过期刊版权合作的形式,明确市场定位,加快自身发展;此外还努力将国内优秀期刊推向国际市场,以“走出去”的刊物带动中华文明推广传播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本土刊物的国际竞争力;
新世纪期刊出版业对于人才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的核心问题。中国期刊业在21世纪培养了一大批兼具高水平采编能力和跨学科专业知识,并具备高度产业竞争意识的外向型、复合型期刊出版人才。新世纪中国期刊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壮大发展,加速了期刊行业整体实力的提高,为国内期刊出版参与国际市场角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此外,新世纪“中国期刊方阵”的成功组建,在我国期刊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充分发挥了优秀期刊的示范作用,全面带动了期刊整体质量的提高;而“中国期刊展”、国家期刊奖评选等一系列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进一步推进了我国期刊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