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新阶段房市格局


  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发生在中国,这里也有全世界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但无论市场多么低迷,绝大多数开发商仍旧相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没有结束。尽管市场已经接近2008年的冰点,但经历过洗礼的开发商并不像3年前一样恐慌。为了探讨城市化第二阶段的房地产建设之道、解决日渐突出的城市居住矛盾,搜狐网在北京秋季房展现场,邀请专家学者畅谈对策。同时也邀请了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环球华商协会副会长、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秘书长的我作为嘉宾答疑了下列问题:

  一、新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回顾

  我认为新中国60年的城市化建设分两个阶段:前30年将3%城市化率指标提高到10%。

  例如北京1949年的城市人口仅有120万人,到了1979年达到500万左右。全国建筑风格多数采取将明清围城扒掉建路,然后再把剩余下来的城墙砖运到新城区盖房子,接纳进城工作生活的新移民。后30年的城市化是扒旧房盖新房,即使是北京皇城根周边25片四合院也在所难免。后来剩下旧城改造空间不多的城市,都采取了搬迁政府大院到新城区建新窝的办法。这样无形中就让全国500多座大中城市变高了,长胖了。从而使得中国城市化率也从10%上升到48%左右,短短30年翻了四倍多。

  二、中国城市化房地产建设是继续迅猛发展还是发展势头放缓

  由于30年改革开放造就了一批批新的富裕阶层和农村致富能手。所以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和小城市富人向大城市聚集。从而导致中国70个核心大城市,人越来越多,车越开越堵,房越卖越贵的新情况。而这种渴望城市化繁荣发展的势头,并没因房市新政而放慢速度。反之,随着保障房建设而扩大了新城区面积。

  三、城市化过快导致高房价吗

  按照现在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肯定会导致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反之换一种新的发展方法,早日将城市化转轨变型到新的阶段就自然会把高房价遏制下来。

  四、城市化向第二阶段发展过程中房地产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改革开放后30年的城市化第二阶段发展,应该本着“上山下乡”的新思路展开更大规模更大范围的城市化运动。例如北京现在总面积是16800平方公里,而用于城市建设用地不到1000平方公里,其空间城市化率仅有7%左右。而1800万人口的85%就拥挤在7%的城市化空间里。如果加大“上山下乡”的新城市化运动,就可以将大量城市居民吸引疏散到山区和乡下居住。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燕山和太行山脉的四荒地非耕地,又可以充分利用乡下农民宅基地,将其一层简易平房改造成多层别墅公寓。这样既提高了农民宅基地容积率,又美化了农村,推进了城市化进程。最终又可以通过充足的农民房屋廉价上市,来代替政府投资廉租房,使之更有效遏制城市化进程中的高房价过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