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只是个概率估算后的选择


     

  当股市开始坏起来的时候,当朝九晚五的工作和堵车在路上越来越令人厌烦的时候,当宅男和煮夫(煮饭的丈夫)也是一种时尚的时候,又见到越来越多人(新的一批人?)开始了职业炒股的生活,作为一个老家伙,我想说几句。是该说几句?是,因为很多人是朋友。说了能不能有啥用?也不知道。月圆月缺,潮起潮落,大浪淘沙,怕是自然规律。

  喊几嗓子也好,至少提个醒,注意系紧裤腰带,别等潮水褪去了,露出了光屁股,不雅。

  连续不少日子,听见了不少人在炒股票,也不知道公司是干什么的,“技术图形”看起来不错。忙着买进卖出,也能赚点儿钱。如果这么累积下去,比工资一点儿也不少。这个会是小额兑现利润之后“自然而然”的“推算”。

  不过这算法极其危险,第一,你不能保证每次盈利,一次亏损可能损失到全部利润(老掉牙的话语);第二,你不能只计算每次交易的利润,而是要像企业一样以“时期”为单位,能够计算每月每年的利润,这样,你这才算是个“营生”,得以维持你的生计;第三,你预测未来利润的基础是什么?假设每天都赚这么多的钱?赚钱的基础是什么?是你的聪明才智?聪明才智只是用来卖的商品,只能用来赚工资。要预测经营的利润,必须有“盈利模式”,你的模式是什么?是不是你总是对的?你知这不可能。你不是上帝,如果是花钱的话你可以做做“上帝”,过过瘾。

  所以,这不是推算,是白日梦一类的遐想。

  概率

  为什么老巴菲特坚持价值投资?是因为他做了一个简单的模型:首先,我不着急赚钱,反正钱已经够多了(早年的时候,他用复利模型在那里算着玩,也一直认为他的钱会很多很多。好像那时他十岁。)其次,他研究公司,分析评判公司的价值,只要是合适的价格,我就买进,然后等着众人来发现,因为自然科学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然后,他评估这个投资模型即价值投资和不断地买进卖出的交易模型发现,价值投资的模型虽然不能保证很快赚钱,但是终究会赚到钱的概率却很高,而且发生亏损的概率很低。因为投资的对象是好公司,假以时日,随着公司业绩的提升,股价不得不涨。这就像一个人在公司打工,与其关注领导的意图和喜好,不如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同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能力的提升是必然的事情,工资自然如水(水平)涨之船高。

  追捧

  还有一个要命的问题是,如果市场一旦真的转好,很多人很多钱会进入的市场中来。再算一个帐,你想那些不太懂股票的人,拿着钱冲进来的时候,他们会买进哪些公司?是概念类的公司还是令人信心满满的口碑很好的公司?一定是后者。所以,真的牛市来临的时候,好公司的股票怕是最受人欢迎的最令人“放心”(?)的香饽饽。持有好公司的价值投资者要做的就只是享受堆起来的财富和众人羡慕的眼光,就像那些一直正直工作的出色的员工在年终评奖的晚上会享受鲜花和掌声一样。

  清醒

  还有更重要的是,因为你不在“投机取巧”的纷乱中交易,就像远离“勾心斗角”的公司政治一样,你做好你自己的事情,你远离喧嚣,安静独处,像奥马哈的老巴,世人皆醉时你可保持一份清醒,世人疯狂时你可保持一份独立。乌烟瘴气,酒气熏天时,你知道这已经是个癫狂迷离“酒吧”世界了,与你无关,你起身退场。

  如果你在局中热闹着,就像在一张酒桌上,你把自己打造成“主要的角色”,那你就没办法抽身离开,因为你有了“责任”和“义务”维持酒会的运转,还因为你享受“被重视”的有人聆听你的感觉。

  价值投资,不过如此,只是个算计的结果。简单明了,又合乎逻辑。只是,不易执行,因为心痒难耐,寂寞难耐,导致手痒。

  话说回来,耐得了寂寞,克得住心痒,这样的人怕是没啥办不成的事情,所以,价值投资,其实难做。

  再说回去,耐不住寂寞,动辄心乱如麻,也即是说你心情不能平静,那你做啥事情能成?心态不平的时候,你连一句中听的话都说不出来。不信?你自己关注一下。
  -------------------------------------------------

  “我赚到大钱的诀窍不在于我怎么思考,而在于我能安坐不动,坐着不动,明白吗﹖在股票这行,能够买对了且能安坐不动的人少之又少,我发现这是最难学的。忽略大势,执着于股票的小波动是致命的,没有人能够抓到所有的波动。这行的秘密就在于熊市时,买进股票,安坐不动,直到你认为牛市接近结束”。                     ---------杰西·利物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