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请让战略管理锁住你企业的元气


      

摘 要: 战略管理定义为:企业发展离不开企业方向和使命为了便于企业清晰的知道其团队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会产生哪些效益,企业为了确定其使命,对企业进行战略制定,在制定战略时要清晰的知道战略是什么?那么战略究竟是什么呢,赵春明教授的《企业战略管理与理论与实践》一书告诉了我们战略管理的方法和运用。

关键词:战略管理 竞争优势 竞争力 企业创新

 

      
       企业发展离不开企业方向和使命为了便于企业清晰的知道其团队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会产生哪些效益,企业为了确定其使命,对企业进行战略制定,在制定战略时要清晰的知道战略是什么?那么战略究竟是什么呢,北京师范大学赵春明教授的《企业战略管理与理论与实践》一书告诉了我们:
 一、战略管理的基本涵义:
 
广义的战略管理是指运用战略管理思想对整个企业进行管理;狭义的战略管理是指对企业战略的制订、实施和控制进行管理。因此,狭义的战略管理可以分为三大块,A战略分析与制订B、战略选择及评价C、战略实施及控制。
根据企业的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企业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团队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从而提高企业生产力减少成本同时要在在企业目标实施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及时调整的过程。

 

 

      二、战略的特点是:指导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是企业战略,全部管理活动的重点是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而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的关键都在于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对企业的内部条件和素质进行审核,并以此为前提确定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使前者之间达成动态平衡的相互发力状态。战略管理的任务,就在于通过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日常管理,在保持这种动态平衡的条件下,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从而达到企业健康有力的发展,同时有效的整合了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看清了风险和机会。同时要学会SWTO环境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在哪里。
   第一,战略管理不仅涉及战略的制定和规划,而且也包含着将制定出的战略付诸实施的管理,执行力也是战略管理必要管理。因此是一个企业经营全过程的管理;
    第二,战略管理行为决不是静态的、一次性的定论性管理,而是一种持续改善的、逐渐循环的和优化、紧紧环环相扣往复性动态趋避往利的管理过程。它是需要根据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自身的改变,以及战略执行结果反馈信息和决策行为不断的修正等,而重复进行新一轮战略管理的过程,是不间断持续性的管理。
    第三,波特的五力模型和竞争优势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波特的五力模型,即五种竞争力1、进入者的威胁2、替代品的威胁、3买方的砍价能力、4、供方的砍价能力、5、竞争对手的竞争威胁这五种竞争力可以帮助企业清晰地看到自身所处的市场环境,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可以制定出快速反映的市场策略。在本产业和所处的市场地位环境下,通过对波特教授提出三个基本的竞争战略:1、低成本领先战略、2、特色经营和产品差异化竞争战略3、目标集中战略。就本人个人认为:低成本领先战略是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选,特色经营和产品差异化竞争战略是销售和服务行业以品牌为主导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选,对利润垄断企业构建行业壁垒的作用性较大,目标集中战略是相对多元化竞争对手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选策略,从而使企业长时间的积累企业内部优势和市场优势。一个企业可有通过制定优势战略从而锁定长期发展目标。做到有序有力的健康发展。战略与环境、组织和资源相互呼应彼此契合是企业发挥的效率将是最大的。
还要了解战略管理的重要的特点
  企业运用战略管理对企业的梳理和提升竞争其主要体现在如下优势上
        1、运用战略管理对企业管理者思维上具有全局性。
        2、运用企业战略目标上具有长远性。
        3、运用企业战略行为上具有指导性。
        4、运用企业战略资源整合上具有现实性。
        5、运用企业战略策略具有竞争性。
        6、运用企业战略决策上具有风险性。
        7、运用企业战略经营思路上具有创新性。
        8、运用企业战略目标和使命感对于团队具有相对稳定性。
        9、运用企业战略必须与企业管理模式相适应性发挥最大效应。
       10、企业战略应与战术、策略、方法、手段想适应性这样有效的资源才能合理的配置。
      与企业战略基本特征相联系企业家和企业领导团队必须树立战略思维。那么还要知道战略思维的主要内容,如何具备优秀企业家领先的战略思维呢?请继续了解战略思维的主要内容:
 
     1、超前意识战略管理者思想明锐目光远大及早的做出领先策略使企业领先一步,企业发展没有超前意识就没有领先主导企业经营行为,超前意识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2、长远意识 战略管理者要集中主要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未来几年或更长的事情。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方向和清晰的定位企业做什么主导事业,长远的发展预见和规划是企业战略根本。期望或预测将要发生的情况为基础。在迅速变化和竞争性的环境中,企业要取得成功必须对未来的变化采取预应性的态势,这就需要企业做出长期性的战略计划。
 
     3、全局意识  战略管理者制定的企业的战略管理行为是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它所管理的是企业的总体活动,所追求的是企业的总体效果。虽然这种管理也包括企业的部门局部活动,但是这些部门局部经营活动是作为公司总体活动的有机组成在战略管理中出现的。具体地说,战略管理不是强调企业里某一事业部或某一职能部门的重要性,而是通过制定企业的使命、目标和战略来协调企业各部门自身的表现和任务,它们对实现企业使命、目标、战略的贡献大小。这样也就使战略管理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主要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权变意识 战略管理是一门实战艺术,是一门人文科学,这是所有管理者的共识,在战略规划和实施中一切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发挥企业各部门的的独立创造性和团队协作能力,要谨慎的考量和评估企业实际运营能力与目标的差距。企业的源,包括人力资源、实体财产和资金,或者在企业内部进行调整,或者从企业外部来筹集。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战略决策都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致力于一系列的活动,而实施这些活动需要有大量的资源作为保证。因此,这就需要为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企业的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
 
     5、创新意识 创新是要敢于求新求异形成和打造优异化的经营格局。我在谈到企业创新时曾说道过                                企业创新:要扛好四面旗帜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积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前进的速度将逐步放缓和减慢,困扰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和服务边际扩张受企业本身的因素限制,导致企业迫切渴望扩张而有力无处使。
 
      企业的重要的创新,往往是影响整个企业发展前景的战略决策,因此其决策主要是由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来完成,而由于决策的重要性,就是围绕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而如何保持对企业创新的速度和有效性。这更需要企业制定新的战略措施来有效保证支撑创新制度的完善和可支配资源保障。来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业绩增长。构建新的竞争力。
 
       旗帜一、人才创新
 
       (1)引进新人才。
 
       (2)采用新的培训体系和管理制度。
 
       (3)增加新激励和待遇分配。
 
       (4)拓展新思路,建设和组织新团队来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
 
       旗帜二、产品创新
 
       (1)引进和开发新技术,采用新材料。
 
       (2)树立新品牌、打造新形象。
 
       (3)应用新包装、改观新美观印象。提高产品价值空间。
 
       (4)构建产品差别的优异化新壁垒、增加新细分品类,衍生新产品。
 
       旗帜三、市场拓新
 
       (1)拓宽和延伸新的市场。
 
       (2)建立新的营销模式。
 
       (3)整合新的销售资源。
 
       (4)并合新渠道,授权和扩张新客户(新的门店)。
 
       旗帜四、业务跨越
 
       (1)保持原有业务增长。
 
       (2)增加或并购新的服务项目提高合作机会。
 
       (3)提高顾客价值体验和感受。
 
       (4)跨越和延伸业务范围,培养新的利润增长模块。
 
        通过人才引进核心团队的建设,产品系的扩张和衍生,结合企业本身所储备的创新关键要素优势,来打开新的业务和提高合作机会建立新的业务模块从而使企业竞争力提高,扩张速度变快。成功创新就是每一个进步的积累。
 
       企业创新要扛好四面旗帜。尽情发挥企业本身资源优势。来达到四面旗帜在企业内部相互呼应,形成企业发展中矩阵动力和合力。组织、控制、管理、协调、进步和创新是企业发展唯一的使命和途径。
 
       6、人本意识 战略管理者要树立牢固的大众观点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大家一起参与讨论、参与制定和实施,保证战略的全面性,透明性和群众性,这样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才能保证企业全员的统一性和和重要性的全面实施的执行力力度保障。由于战略决策涉及一个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虽然它也需要企业上、下层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参与和支持,但企业的最高层管理人员介入战略决策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由于他们能够统观企业全局,了解企业的全面情况,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对战略实施所需资源进行分配的权力。
现今的企业都存在于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它们影响着这些因素,但更通常地是受这些不能由企业自身控制的因素所影响。因此在未来竞争的环境中,企业要使自己占据有利地位并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考虑与其相关的因素,这包括竞争者、顾客、资金供给者、政府等外部因素,以使企业的行为适应不断变化中的外部力量,企业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
赵春明老师的《企业战略管理与实践》一书还告诉我们了企业战略的涵义以及国外管理学界形成了10个流派:
(1)设计学派:将战略形成看做一个概念作用的过程;
(2)计划学派:将战略形成看做一个正式的过程;
(3)定位学派:将战略形成看做一个分析的过程;
(4)企业家学派:将战略形成看做一个预测的过程;
(5)认识学派:将战略形成看做一个心理的过程;
(6)学习学派:将战略形成看做一个应急的过程;
(7)权力学派:将战略形成看做一个协商的过程;
(8)文化学派:将战略形成看做一个集体思维的过程;
(9)环境学派:将战略形成看做一个反应的过程;
(10)结构学派:将战略形成看做一个变革的过程;
 其中第(1)~(3)为说明型学派;第(4)~(9)为实际制定与执行过程学派;第(10)为综合型学派。
 
   战略管理的作用
1、使人们识别重视和利用机会。
2、使人们客观的看待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3、加强对业务活动的协调和控制。
4、将不利条件和变化的作用减少到最小。
5、使重要决策更好地支持和建立目标。
6、是时间和资源更有效地分配予以确定的目标。
7、使企业将更少的资源和时间用于纠正错误和专项决策。
8、建立企业内部人员沟通的环境与条件。
9、将个人的行为集合为整体的行为。
10、为明确个人的责任提供了基础。
11、鼓励前瞻式思维。
12、为员工进行合作及综合的工作方法和积极的的工作态度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13、鼓励对变化采取积极的态度。
14 、加强企业管理的纪律和正规化。
       管理者和企业领导人通过学习企业管理战略可以更好地将战略管理中的管理现代企业经营的方法直接运用到自己的管理实务中,战略管理过程中最大的变量和决定变量的因素是高级关键性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激励,尤其是潜能力挖掘和开发。战略管理者更好地服务自己工作和经营的企业提高企业效率和生命周期,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更具竞争优势的企业能力杠杆。 企业家:请让战略管理锁住你企业的元气。
 
 
 【参考文献】
 管理学第四版 构建竞争优势(美)托马斯。S。贝特曼等著 王雪莉等译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