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粘性”,下半年控胀形势仍好于上半年


国家统计局发布月度物价运行数据,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5%,PPI同比上涨7.5%。



7月CPI刷新6月份数值再度创下新高,同时PPI持续居高不下,这一数据有些出乎市场预料,市场此前的预期是6月6.4%的数据将是全年峰值。当然仅从幅度来看,7月相对于6月份绝对数值0.1%的差距并不大,如果物价能够步入下降周期,我们仍可以认为6、7月份都属于一个平滑的峰值区间。



从结构来看,7月物价上涨继续由于副食品价格上涨带动,食品价格上涨了14.8%,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6.7%,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46个百分点;蛋价格上涨19.7%,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5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15.0%,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4个百分点;鲜菜鲜果价格分别上涨7.6%和4.9%。月环比来看,猪肉价格上涨7.7%,环比涨幅缩小3.7个百分点;鲜果价格降幅为10.2%,影响收敛。



7月新增拉动物价上涨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日用品价格上涨,象方便面、食用油、洗涤用品等制成品一直存在零售价格上涨冲动,7月部分产品进行了调价;二是PPI一直居高不下,国内油价没有调整,煤、电价格继续坚挺,对下游价格预期构成支撑。而去年同比“翘尾因素”0.5的幅度刚好被7月环比上涨抵消,才使得7月涨幅没有大幅超越6月份,这显示推升通胀的力量还是非常强劲的,价格“粘性”的存在正是当前“控涨”的困境并将一直是未来几个月的主要困境。但随着翘尾因素继续起作用,防通胀形势下半年好于上半年的格局没有改变。



从市场影响方面来看,目前A股市场投资者主要的注意力被美债降级危机所吸引,CPI表现虽创新高但相对超越幅度有限,对市场产生并没有产生增量的冲击影响。短期来看,美欧市场动荡以及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Q3预期再起,使得央行可能会谨慎选择加息举措,但CPI创新高也将使得货币政策宽松的实施也可能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