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责怪评级机构和投行搅局的“阴谋”,呼吁监管到位,不如历练成为成熟理性的投资人
【财新网】(特派香港记者 王端)评级机构穆迪最近发表报告,给数十家中国企业插上“红旗”,又指中国地方债务水平被严重低估,直接冲击中国股票市场;与此同时,穆迪突然将葡萄牙长债评级一日之内连降四级至垃圾级别,影响欧洲股市。评级机构在资本市场的“翻云覆雨”,引发各方反弹。在香港,有市场人士干脆将穆迪称为“Moody Waters”,与“Muddy Waters”(浑水公司)并列,归类为搅浑市场的搞手。
但是事实上,穆迪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呢?
作为评级机构,穆迪的报告与券商的报告评论角度略有不同,其报告往往是针对债券发行人的违约风险,这也使他们的报告性对券商报告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风险容纳度和态度。不过在“红旗报告”中,穆迪对中国企业的点评相对粗糙,且出现一些基本事实错误。譬如被指摘“在三年内更换核数师”的禹洲地产(01628.HK)就发出声明指,由2008年公司主体成立后,一直聘用安永做核数师,从未更换,上市之前2005年至2008的账目均由安永核定。
穆迪副总裁兼高级信贷员Elizabeth Allen也指出,报告主要为参考之用,“红旗”多寡不会左右被评公司的评级:“红旗不是一些负面指标、或是对公司忧虑,只是一些检查,亦不代表觉得公司有特别不妥当。至于市场如何去解读这件事,是个别投资者的决定。”事实上,穆迪的报告在本周一(7月11日)中午发布,当时在市场上并没掀起太大波澜,但经过媒体报道和解读,至周二才引发被点名公司股价的急挫。
从机构投资者角度看,次贷危机的发生,正是评级机构报告可信度的最好注脚——不能全信。且评级历来有滞后效应,对股价的影响短暂。此次穆迪的“红旗”报告,也只是“动摇”了中小散户,造成股价在二级市场的短暂波动,随后几日,被点名公司的股价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
有意思的是,同属中介机构的券商,被穆迪“搅动”。在穆迪发表红旗报告之后,不少券商发表报告反驳其观点,甚至为自己的客户护航。如被插穆迪红旗最多的西部水泥(02233.HK),曾是其上市之时保荐人的德银即发表报告,维持公司的买入评级。而麦格理也发表报告,指穆迪红旗报告太情绪化,充满争议,比如未考虑不同行业的因素,直接将涉及多种业务的企业结构作为负面因素。麦格理指出,要帮助投资者厘清短期的杂音,重新关注行业的基本面。在报告中,这家券商对被穆迪点名企业的其中39家,表示支持。
然而,麦格理在中国公司的研究方面,在过去似乎并不被市场称道。事实上,在经过次贷危机,随着投资市场成熟和券商行业的竞争加剧,个别券商的研究报告影响力早已大不如前,投行明星分析师时代业已结束。在不少机构投资者看来,他们不以穆迪红旗报告为意,亦不会过度关注券商鼓吹。
无可否认,部分中国企业,尤其大部分中小型民企——这也是穆迪点名重点——确实存在公司管治的问题。但这已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投资者心知肚明。评级机构与国际大投行的研究报告,有助于增加中国公司的透明性,但当市场信心脆弱时,这些报告也会被过分夸大和失真。在动荡的市场,强者愈强,而弱者则会死得愈快。这不仅是对上市公司而言,对投资者亦如此。
一位国际投资界的前辈曾跟我说,他做了超过20多年的投资,经历数次风浪,“但没有发现哪次股价暴跌是阴谋”。市场动荡,与其责怪评级机构和投行搅局的“阴谋”,呼吁监管到位,不如历练成为成熟理性的投资人。
“Moody Waters”搅不乱成熟投资者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