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为什么兵败如山倒?
由以空前绝后速度增长的 Groupon 引领的团购时代,去年还高喊著史无前例的22倍速成长,成功犹言在耳,似乎就要结束了。
这并不是说团购马上就会灭亡,它还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很明显它是满足了社会的一种需求的。但是,当两个主要玩家撤出这个领域,它的老大流量下降 50% 时,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息,团购的辉煌已经不在了。
经过了 4 个月的测试之后,上周,Facebook 撤下了自己团购业务。Facebook 在一份声明中说:「在测试了团购产品 4 个月后,我们决定在接下来几周内关闭它。我们仍然会做其他产品帮助本地商家与用户联系,比如广告,企业页面,签到团购等。」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Groupon所代表的团购为什么面临倒闭的危机?接下来的团购市场又将如何?必须要被审慎检讨的有哪些问题呢?优推客詹博凯有几点归纳:
1. 折扣、促销本来就是习以为常的商业手段,就如同天天低价的刺激「日常化」后,就不再是吸引人们的冲动;
2. Groupon 原本便是藉由新鲜、欢乐、有趣,吸引「社交媒体」族群的关注,但是「日常化」稀释了原本的特色;
3. 创业者、与投资者忽略了「团购」本来就不具备商业价值中的「客户忠诚度」,严格来说,团购网并非固定的销售渠道;
4. 投机的资本加上投机的经营核心,促成了高压力的「经营扩张」、「人事扩张」;
5. 本来就不是兼顾、合理的常态性经营渠道,却在成功的热情下,高速扩张,导致支出、与收入不能平衡;
6. 抢流量,但是,消费者并非如预期般的对「团购网」产生消费的黏著度,以致于前期的投入,成了名符其实的烧钱游戏;
团购网雨后春笋,接下来怎么收拾残局?
拥有 7.5 亿用户的 Facebook,竟然不能找到让团购活起来的办法,并且它也不是唯一一家,根据商业周刊,Yelp 也撤下了自己做了一年的团购产品。一半的销售员工将被裁掉,公司将重新专注于本地商家点评。
Yelp 退出团购说明的问题较多,从 2010 年 7 月开始测试,Yelp 的团购业务已经扩展到 20 个城市,并且,Yelp 比任何其他公司都有更多与本地商家打交道的经验,即便这样,它仍然在团购领域没能 Hold 住。
那么开创了团购市场的 Groupon 现在怎样呢?对于拥有 1.15 亿订阅用户来说,它做得很不错,不是么?
根据 Web 分析公司 Hitwise,自从 7 月份以来,Groupon 的流量下降了 50%,而在同一时期,它的竞争对手 LivingSocial 却增长了 27%,如果这个趋势持续下去,在年底 LivingSocial 将超过 Groupon。
CEO 兼联合创始人 Andrew Mason,不小心在一个内部备忘录里泄露说 Groupon 一直运行得还不错,但是它面临的问题还是一样的:它不是一个赢利的业务,当你考虑到这一点时,看到那些主要玩家退出赛场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现在在这个领域仍然有很多创业公司,随着很多团购创业公司刚刚起步,这些大的玩家已经意识到,团购已经被商品化了,无论是消费者还是本地商家,都被团购市场激烈的竞争搞疲劳了。52% 的美国消费者说他们的收件箱被每天团购的邮件轰炸。
这个现象也反应了为什么现在 Groupon 开始压宝在 Groupon Now(一个基于位置的实时团购服务)上,但是这是否能让它在这个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是否能够带来足够的收入弥补销售和营销的成本,我想它上市之后我们马上就能知道答案。
看起来很明显,团购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问题是,在这次大崩盘中,哪一家公司能够幸存下来?
下一波革命在哪里?
对于中国团购市场,有消息来源说,现在很多家大的团购网站都拖欠商家钱,有些甚至是贷款在运营,基本上也是一片混乱。
复制外国的成功模式俨然已经成为中国创业的不二法门,随著国内的投资热钱几近疯狂,因此,国外只要稍有风吹草动,就能掀起国内一遍复制,比速度、比烧钱,因此,随之而来的,就是当残局发生,怎么办?
早在2003年,团购、网路合购,早就掀起一番热潮,只因为 Face Book、Twitter 社交媒体的带动,一下子把 Groupon推上了黄金高峰,创意的行销、创意的提案、创意的商品组合,曾经让大家为之欣喜。不过,团购的兴衰,似乎让许多人非常的震撼、与期待,团购网不会消失,但是,团购网是最终的商业模式?还是正在蜕变中?
事实上,我更认为团购网本来就是一种时代的进程、时代的演变,对于过去数百年来的促销模式而言,团购网藉由网际网络的串联,确实是一种时代的变革,如果从过去百年来的零售行为来看,团购网确实是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且也是一种进步而成熟的演化。但是,若从这十年、二十年的网路发展、使用者网路行为来分析,团购网其实应该只是一种演变的过程。原因很简单,团购网的暴红主要仰赖于社交媒体网络的发展,而社交媒体主要的核心变革不在网站本身,而是在于网路通讯模式的变革,刚刚步入了Web 2.0,甚至 Web 2.0 似乎成熟,似乎隐约若现,就可以清楚的发现,当通讯模式从变革到成熟,势必一连串的革新消费行为、也革新商业模式,优推客创办人詹博凯认为,下一代的革命将掀起「互助式经济」的风潮,随身应用只是必然的趋势。
您什么时候发现了「团购网」根本就没有忠诚度可言?
优推客创办人詹博凯表示:团购网以新鲜、以创意、以朋友的带动、以超低价格带动买气,与带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推广,我们把这个行为称为「串联式经济」行为的最贴切表现。团购网是时代的产物,是消费天性的最佳表现,这样的网路行为事实上是值得保留的,团购网的商业模式并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团购网的消费者与「忠诚度」无关;二、只是加上「微博连结」、或「微博分享」不等同于与社交网络结合。
团购网本质是一种非常轻量的网路平台商业模式,其最大的特色是能够集中采购、集中营销,创造最合理的商品价格,然而,为了经营流量、或者为了跑马圈地,一下子把整个运营的成本提高,反映出团购网的管理出现了极大的思想问题。
有许多人以为,只要把服务做好,只要把网路使用体验做好,消费者便能够形成一种对团购网依赖的消费习惯。事实上证明,消费者真正养成的习惯并非针对团购网,反而消费者转向其习惯的「团购入口网站」,直接选择其所想要的商品类别、或商品价格。因此,我个人还是认为,团购网的商业模式本身便与创造客户忠诚度是两回事。因此,若要在团购网站上,建立消费者的忠诚度,可以思考的路径有二:其一为建立一套新的价值分配体系;其二,或者细分商品类别,从消费者的采购习惯入手。
优推客创办人詹博凯甚至认为,多数的团购网站,无不刻意的在平台上设计了,当消费者购买了某样商品的时候,可以透过微博将自己的销售行为分享在各大小微博上。于是,千遍一律的商品购买,皆采用了同一套方式,这样的连结,本来就跟消费者的意愿相差甚大,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商品、所有的消费都适合这样的分享。因此,如何过滤哪些商品适合分享?哪些行为适合分享?应该如何分享?应该分享什么?对于消费者更是重要,如何便利的分享、无感的分享,最终才是消费者所期待。
团购网不支?下一波的电商革命为何?
评论
编辑推荐
2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