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医药“回扣门”还须制度发力


清算医药回扣门还须制度发力

李华新

从今年年初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清算医药回扣行动先由浙江省卫生系统酝酿,在省纪委、省公安厅等单位介入后迅速发酵。这场风暴被称海啸行动,据最新统计,已有数十名医药代表和百余名医生被约谈,全省卫生系统已主动上交回扣款项2800余万元。(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10831)

     在这之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黄卫东用一根细铁丝将自己吊死在平台边缘的栏杆上。知情者透露,自杀前一天,他因牵涉依达拉奉药品回扣案被调查组约去谈话。浙江掀起的这场大海啸,矛头直指药品回扣顽疾。

    黄死后,对于其涉案金额,更是有多种说法:有传言称他在依达拉奉案中,收受2万元学术经费;也有传言称,撬开办公桌发现里面有现金几十万元,初步查明涉及2000万元。但这些说法目前尚无法证实。

    医药界业内人士提到更多的则是以药养医的体制。只要这种体制不变,收取回扣就没法从根源上消失。一名在浙江从事医疗工作十余年、深谙行业状况的医生告诉记者,加强医风医德教育、督促医务人员自律固然重要,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应该从历史根源入手,解决体制弊病。

现在大家知道的,台面上的回扣都只是冰山一角。上述人士举例说,一些医生收受回扣的方式千奇百怪,例如呼朋唤友请客吃饭,快结束时就给医药代表打个电话,让他过来签单,他自己则先走一步,像这种,双方都不用见面,没有现金过手的,要查都难。

      据浙江省卫生厅通报,近半年以来,全省卫生系统已有200多家单位建立了廉政账号,1482家医疗单位实施了廉洁从医承诺制,18.3万余名医务人员签订了廉洁从医承诺书。

现在的这种医疗机构的自查,效果会倒什么程度,这对于已经习惯了吃回扣的医生、医院来说,实在是到了无法控制地步时的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方式,因为这些吃回扣的医生是有这个条件的,而且是所有的个人的收入,都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达到增加个人收入的目的。不然的话,没有这些回扣,医生这个职业似乎就没有这么强的吸引力了。

因此说,用什么签约承诺的方式是无法解决医生吃回扣痼疾的,问题的关键是消除吃回扣的制度机制,使得医药代表觉得给这些医生回扣不值得,而且是一旦发现就立即取消这些药品的供应渠道。

假如不从制度层面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收取回扣就不会消失,而且200多人约谈,不可能全部收到刑事处理,顶多是退赔了事。但是自有了行政处理之后,在学术上业务应该规定,一旦有了污点,就不能再晋级晋职。

至于该用什么样的制度来规范,仅凭借教育和保证是做不到的,似乎是再自戕几位医生,也无法警醒那些吃回扣者的欲望,因为那些既得利益的实惠,远比一纸上墙的承诺有诱惑。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