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债,中国的钱


      美国的国债与中国的钱,这是从“中国视野”看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线索,也是把握“后危机”以降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走势,预期未来前景的一个重要视点。提及美国国债,相信绝大多数人立马会想到前不久发生的标普降美债信用级别引发的全球资本市场大震荡,同时还会联想到希腊式的主权国债务危机,接着会对中国持有巨额的美国国债担起心来。不是已有财经论家在发问,美国将拿什么还债?提及中国的钱,相信多数人立马会想到中国巨量的外汇储备,尤其是以美债形式持有的外储。不由地会发问,我们的外汇储备安全吗?不由地会诟病国家外管局近期“逆势增持”美债的做法的。

      先说美国的国债。近期美国政府债务与赤字确有些“滚雪球”式发展的态势,不由地不引起全世界投资者的关注乃至恐慌,由于有欧盟成员希腊等“主权债务危机”的前车之鉴,自然会让人担心美国会否跟着倾覆?然而我以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基本的事实是:美国不是希腊,与希腊没有多少可比性。最大的不可比是两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实有天壤之别,因而吸引与支配全球储备资产的能力极为不同:希腊是个区域“边缘小国”,美国是个全球经济内核,这是个空间经济学视点。

      若沿着当代空间经济学的这个视野看世界,则全球经济也好,区域经济也好,统统呈现核心-外围的分野格局。其中核心居于主宰地位,外围处在依附地位。“后冷战”伊始世界经济原本就形成了三个清晰的内核,其中美国首屈一指,欧盟其次,东亚(主要是日本)再其次。“三大”经济体加总的规模一度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七成多。中国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东亚内核,将原本由日本独享的内核变成了中-日-韩分享。早先我曾写过,目前世界经济的这三大内核功能各异:美国是个超级金融与创新中心,加上美元作为世界第一储备货币的威势,对全球金融与研发投资具有超强吸引力。欧盟兼具金融与制造中心,但金融引力弱于美国。东亚主要是个制造业中心,除了日本具有一定金融向心力而外,总体的金融向心力最弱。大量案例证明,东亚制造业一旦获利并沉淀为现金与储备,便会寻找各种各样的路径与方式外流,其中第一大目的地便是美国与美元资产。目前的情形是,恰是源源不断的东亚资本流,支撑着美国资本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恰恰由于这种流动,一个负债累累的国家也能“玩得转”。这就是美国!

      反观希腊,同样从空间经济学视点切入,欧盟虽系世界经济第二大内核,但希腊却属欧盟的边缘经济体。欧盟的区域内核在英-法-德而卢-比-荷(所谓Benelux)一线,其中德、法是欧元区和欧盟经济的双料“台柱子”。在欧盟区域核心-外围分野下,即便经济平稳发展,也存在高端投资与人才向核心国家移动的趋向,而一遇经济动荡,这种流动便会加速。恰恰是这种流动,恰恰是这种流动的一种负效应,置希腊政府于入不敷出的财政困境,不得不靠借债维持已经建立的“福利国家”。因为纳税能力强的投资与人才流向了核心国家。加之希腊加入欧元区早已放弃了自己的货币,不可能借助独立的货币政策管理这种流动。这就是希腊!

      就这个视点来看,只要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第一内核的地位不受动摇,只要美国作为全球超级金融中心与美元作为世界货币这两根支柱不被动摇,总会有大量储备流向那里,因而就无须担心希腊式的危机在那里发生。

      说到中国的钱。有种说法听起来轻松做起来近乎不可能:“美债”风险大,中国应抽身,将外储转往别处!这里我要请教说者:转向何处?转向欧元区?目前甚至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那里的风险比北美还要大!转向日本?单就国债/GDP比率推算,日本“债务雪球”的相对规模是美国的两倍多,且其朝野向来对中国增持“日债”抱有抵触!转向别的“硬通货”经济体?作为世界经济“外围国家”所特有的风险先不要去管,目前要找到能够容纳中国如此巨量外储的东道经济也很难,而要分散到众多小国的众多投资品,管理成本与风险将大得难以承受。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应将大量外储变现拿回国内,用以改善民生。先不要说这种建议操作的技术难度有多大,单是目前国内钱潮滚滚,通胀汹汹的环境,就难以经受新的货币流的冲击。

      实际上一谈到中国的钱,许多人都盯着放在美债上的那点外汇储备,实际上那仅是规模较小明摆着的那部分,且还是多少有点收益的部分。目前最值得关注的,是国内已经形成的巨量储蓄的出路,其中三股储蓄的出路很紧迫:一股是将近78万亿元的银行存款,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给没有弹性的货币政策硬性“扣在”银行系统无法产生回报;另一股是游离于正规金融系统之外的私人与私企用于炒作的现金,目前少说也有十数万亿元;第三股是巨量的财政盈余,前7个月财政收(6.67万亿元)支(5.14万亿元)相抵尚有1.54万亿元的剩余。要给如此巨量的国内储蓄与储备找到合适的投资载体并非易事,弄不好则要么给导向了低效率的部门甚至归于浪费,要么借或明或暗的途径流向境外。

      此次金融危机发生伊始经济界曾有个流行的说法:危机源自世界经济失衡,失衡集中表现在中美身上——美国过度消费和中国过度储蓄。经济学家们开出的处方是:美国须储蓄中国须花钱。现在看来,虽然危机去了两年,这个老病依旧,发张下去或陷世界经济于新的衰退泥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