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金之声—各地农民话信贷①


农金之声—各地农民话信贷①

    韩城农信社 农民一片声说好

     韩城是地处陕西关中东北隅、黄河岸边、秦晋交界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史圣司马迁故里游人络绎不绝。还有久负盛名的大红袍花椒,在全国的知名度当属第一。

     825日,韩原大地,花椒飘香,沟沟峁峁一派丰收景象。这样的日子,我们一路上看到的都是韩城农民兄弟快乐的笑脸。

记者沿着韩城境内的108国道,一路向北,想听听农民兄弟们怎么评说韩城农村金融服务的情况。

               评定信用掀起了诚信风

    当地乡亲告诉我们芝阳镇西头村的花椒最有名。未到西头村,一股股浓郁的椒香随风扑鼻而来。到了村子,但见满山遍野,沟沟峁峁,椒林密闭,花椒正红,如一片片红霞铺在大地上。说起农村信贷,村党支部书记史方来告诉我们这些年,其他银行,在农村还没有放贷。主要是信用社,支持也最大。像今年由于椒价上涨,不少椒农、销椒商户急需大量资金。我们把情况反映给镇信用社后,信用社根据信用户评定的等级,给农户信用户专门设立了花椒采收专项贷款;投放重点支持花椒种植大户、经销花椒大户。放款最大的户,一次可以贷款10万元。评定后,给你一个《信用贷款证》,你啥时候想贷,到信用社的大厅签个字,用不了10分钟就能取出来。花椒卖了,立即还上。再贷再取,很方便。我们村,大约70%的户急需钱的时候,都贷款。这几年,花椒收入也好,全村家家都修建了宽敞明亮的平板房,村上也修了柏油路,买车的人很多。

他感慨的说,前些年,农民贷个款要找关系,托熟人,门难进,脸难看。“这个信用户评级好,不用抵押,只凭自己讲诚信、守信用就可以贷到款。信用户现在可是块金字招牌成了衡量村风、家风好坏的重要标志。有一户村民因为没有及时参加评选,家门口没有信用户的牌子,未过门的儿媳一家人不愿进门,急得找我让信用社赶紧评定挂牌。信用社这一搞,帮我们做了不少工作,谋划花椒优质高产的人多了,打架赌博的人少了、寻找椒商扩大销路提高收益的人多了,村容村貌村风比以前好了不知道多少。

                农民致富路上的加油站

从龙门镇大池埝乡西原村二组的村道经过,阵阵香味吸引了我们。村民贾效红家门前停了三四两农用车,都是走村串户收购花椒的经纪人给他这个购销“大户”来交花椒的。

“你年龄不大,生意不小啊”,记者和他搭话。

“哈哈,咱是小生意,我们村40多户人家收购花椒。我就算个中等户”。记者问他一年能收购多少,资金来源主要靠什么,够不够周转?他介绍说:收购花椒投资大利润薄,他一年收购花椒100多万斤,需要资金300多万元。自有资金占一大半,信用社贷一些,村民之间互相借一点,基本上就凑齐了。

“从信用社贷款难吗?”

“不难,信用社给我评的是黄金农信户,一次可以贷20万元。我们大池埝信用社今年来了个雷主任,服务比往年更好了。收购花椒一开始,他就和村上花椒购销协会联系,把我们30多户会员叫到一起,统一给我们放贷。光我们村就放了将近1000万元,最少能让我们增收200万元。

和他对话期间,他打了个电话,我们还以为是他谈生意。谁知不到十分钟,大池埝信用社主任雷智勇就站到了记者面前。原来信用社离小贾家就几十米远。

记者说,“雷主任服务三农到位啊”雷智勇说“应该,应该”。他介绍道,目前他们已经支持花椒购销大户31户,小户113户,大户授信20万,小户授信5万元,总计授信490万元!

我们对贾效红说,你要谢谢农信社啊!小贾笑嘻嘻的说“信用社就是我们致富路上的加油站,当然很感谢。我们购销协会30多户会员前几天才敲锣打鼓给信用社送了锦旗

                  涉农企业壮大的“及时雨”

一路采访,一路都是生机勃勃的绿色相伴。大片大片的玉米长成厚实的绿纱帐。昝村镇南潘庄村就隐藏在大帐后。

在村外一片田地里霍然立起一座高高的设备,进去才知道是个养殖基地——韩城市隆鑫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员工叫来一个叫晋完生地负责人。和他聊起农村信贷的话题,他可是滔滔不绝。

“韩城属于渭南市,我们是渭南市最大的养鸡厂,养鸡6万只,在陕西省也是数得上号的。韩城的蛋奶工程,都是我们供应。要说农村信贷这一块,农业银行、农发行,人家盯得都是那些国有企业,一般不给我们这些中小规模的农企贷款。邮政银行才成立三几年,也来过,但是交往还是少。

叫我说,农村信用社才是主力军。我们就是靠信用社扶持起来的。这是2006年吧,我们老大(公司董事长)想把存栏数上个规模,钱不够,找小额贷款公司,找民间借贷,因为在发展阶段么,不大好贷,这叫我们发愁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是昝村镇,后来到昝村信用社把想法说了一下,他们就来考察了,觉得我们有前途,上规模后能取得效益,就我们解决了50万元资金,蛋鸡存栏一下子由原来的2扩大到6万只。

近几年,韩城信用联社搞信用评级,我们2007年被评为"信用户”,可以贷50万,2008年,就升到“信用企业”,可以贷100万,2009年,我们升格为“黄金户”,一次能贷300万。你看这个为配套的饲料厂,今年才上的,当时资金就不够,我们拿卡到联社直接就取钱了,没有那些繁琐手续,很快问题就解决了。说到底,我们这样的中小涉农企业,刚发展时就是小树苗,靠的就是信用联社,别的银行靠不上,所以说,这个信用社就是我们的“及时雨”,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都是靠它。”

晋完生是个热心肠,主动带我们来到不远的另一个公司。韩城市金太阳花椒油脂公司,是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企业,产品畅销全国各地。金太阳的董事长程庆军说,他的企业起初也是靠韩城信用联社扶持才壮大起来的。现在企业一年大概要贷款3000多万元周转,农业发展银行贷了2700万,信用社贷了500万。虽然,信用社的利息比农发行还高,但是人都有感恩之心啊,还是愿意从他们那里贷。可是信用社的最大放贷额度就500万,数字再大了,走遍全国农信社,也贷不到501万。没办法!不过我们员工的工资卡,都是在信用社开户,人不能忘记自己困难时别人给的好处,没有信用社那一缕阳光,就没有我金太阳今天的光芒。

             一些农民盼望服务更贴心

随后,我们又随机采访了芝川镇街道上“海尔电器专卖店”经营户吕富贵,昝村镇陕西天寿杏仁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柴广建,龙门镇三林村二组的养猪专业户贾见红,大家几乎都说自己接触的就是农村信用社,都发自肺腑的评价韩城农信社这几年确实做的不一般,其他银行服务农村农民农企还很少碰到。

眼看采访就要结束了,我们驱车经过龙门镇马陵庄村二组准备上西禹高速返回西安。就在西禹高速入口处,走进了村民王武民的便民商店去买矿泉水。顺便问了他一下农村信贷的情况。他说自己平时不贷款,就是过年时,要大量进货,贷些钱。问他谁家服务好,他说邮政银行服务好,经常有人来上门宣传,讲解政策,让他有需要就联系.

“那你在邮政上贷款了吗?”王武民却说在农信社贷的款。

记者不解,“邮政服务好,为什么不在邮政贷?”

他妻子在一旁说:“信用社是比原来好贷了,但是我们一次就只能贷3万元。我们不光开商店,他还搞别的生意,他去信用社跑了几次,想多贷点,人家就说一句,现在不行。跑上几回,就不想找他们了。村子里手头钱多的人,我们掏一分钱的利息,只比信用社高一厘就能贷到”

和他们聊了一会,他们认为如今信用社推行的家家户户评信用确实好,也帮了他们大忙,但是信用社下乡还是有点少,一年碰不到几次。比如信用户的信用等级评定,他们就不了解,很多政策也不知道,像他的等级怎么升,也没人给他讲。

“他们应该一有新政策就下乡宣传,在农村设置板报那些东西,在营业厅像大银行专门有人解答农民的疑问,像我这样讲诚信又想发展的,应该特别情况特别对待,给我多贷些”

韩城一日行,给我们的感受就是,韩城农信社是当地金融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几乎就是“一柱撑天下”,绝大多数群众一片声说好,但是仍然需要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比如王武民夫妻反映的意见就应该重视,在贴近农民兄弟需要,了解他们真实想法方面下更大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