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大趋势之九:学习网络化


  在前面的八节中已经分别阐述了学习能力化、学习终身化、学习全民化、学习组织化、学习工作化、学习生活化、学习差异化和学习责任化。这一节论述学习第九大趋势:学习网络化。学习网络化与前面的“八个化”侧重和角度不同,但却是前面“八个化”的支撑。也就是说,没有学习网络化,就没有前面的“八个化”。

  传统学习与教育模式有五个基本要素:学校、教师、书本、学生以及制度。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是课堂所在,也就是“念书的地方”。教师是教授书本知识、培育学生品德的师者,是“教书匠”、“教书先生”。书本则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的标准知识的载体,是学生要念的书。所以,一般把学生学习也叫“念书”,学习认真的娃娃叫“用心”、“用功”。这五个基本要素合并起来,便是“两方”:校方和生方。学生学习是“需求方”,学校教育是“供给方”。传统的学习需求与供给常常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一方。首先是教师。教师数量以及占到人口总数的1%,却仍显不足。更重要的是,传统学习方式,教师与学生对应关系相对稳定,教师质量决定学生质量。“名师出高徒”。优质教师成为稀缺资源,成为提升学习力的“瓶颈”。时下,择校之风盛行,实际是在选择教师。加之,强调“师道尊严”,“尊师重教”,“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与教师地位不平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都难以有效施行。其次是学校。作为学习的场所,学校固定在一个地方,一旦离开这个场所,便没有了学习环境,必将终止学习。国人之所以把学习视作学生的事,与此有关。再次是书本。全国实行统一标准教材,向学生传授“标准知识”,这与“因材施教”相去甚远,多元化智能得不到有效开发,学习力提升速度缓慢。最后,从学生方面看,由于学校重视教育多于重视学习,以“教”为中心而非以“学”为中心,有“教育学”而无“学习学”,所以向学生灌输知识多,教授学习方法少。学生学习的外来压力大、内在积极性小,被动性强、主动性差,为学而学,为考而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死记硬背,考过即忘。这些都无法满足学习终身化、全民化、组织化、工作化、生活化以及差异化、优势化的需要。

  知识经济也是信息经济、网络经济。21世纪,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柱,网络是学习的重要支柱。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学习提供了更多可能的途径和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网络化凭借其数字化、多媒体、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覆盖面广、时空弹性大等特点,为学习者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质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网络学习“与时俱进”、“夜以继昼”、“大网无疆”,吸引着无数网络学习者,它既满足“授人以鱼”的要求,又满足“授人以渔”的愿望,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学习与教育模式,极大地增加了学习的便利性,节约了教育资源,提升了学习效果,加速实现了人类学习力的第六次大提速。学习网络化是学习能力化、终身化、全民化、工作化、生活化、差异化、责任化的必由之路。

  网络化将掀起学习力大革命:(1)家庭成为学校,卧室成为教室,网线成为师生连接线。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使学习延伸到家庭、厂矿、企业、政府,一机在手,随时随地,彻底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时间、空间以及学习年龄、学习环境限制,进而满足了学习全民化、终身化、工作化、生活化以及学习差异化需要。(2)学习中关键的一个因素是交互,包括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交互、学习者和内容之间的交互、内容之间的交互、教师之间的交互、教师和内容之间的交互等。网络世界好比是一个知识与信息的“大餐台”,在这个“大餐台”周围,既聚集着知识与信息的索取者,也聚集着知识与信息的生产者;既聚集着学习者,也聚集着教育者。网络学习环境实现了学习者与知识传授者地位平等。(3)学习网络化摆脱了学生与教师的对应,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拼命灌输,学习者被动接受的教育方式,实现了学习者的互助。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比较好地满足学习者自主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使学习者真正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大幅度提升了学习效果。(4)网络提供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学习者必须积极发掘信息,然后根据观察到的或生生的东西构筑他们对所得信息得理解。而由学习者自我发现的东西,远比老师直接告诉学习者的东西更容易理解和记忆。(5)学习者可以从网上学习资源得到更多相关信息,通过与同伴及专家讨论,建构个人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由于需要分析、整理、筛选及整合信息,所以除学习学科知识外,更学到整理信息能力,这对学习有极大帮助,令学习者终身受用。(6)网络形成了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及以“学”为中心的崭新的学习环境,兼顾了学生们认知方式的多样性,使学习成为一种大规模的各取所需的过程,实现了“因材施教”,从而大批量造就天才成为可能。这种学习方式得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持。(7)网络化改变了学习者的阅读习惯,使其更善于学习,更善于创造。“超文本代表了一种对于千百年来书本沿用的线性知识组织的重大背离。”这种技术将有利于学习者自己控制学习节奏、学习内容,改善学习者思维品质。(8)学习网络化能够做到最好的老师上网,最好的教材上网,学习者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体现了学习与教育资源公共化,以及优质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学习效果和经济效益。(9)网络学习成为最低碳、最绿色的学习,网络学习资源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在人类历史上,语言、文字、造纸以及印刷技术的发明和义务教育体制的创制,曾先后五次不同程度上掀起了学习力革命,从而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计算机与网络化,无疑将掀起新一轮重大而深刻的学习力革命,由此人类将获得超级学习力。可以断言,21世纪是人类拥有超级学习力的时代,构建“学习学”的时机已经成熟。终身学习在网上,全民学习在网上,组织学习在网上,工作学习在网上,生活学习在网上,差异学习在网上,责任学习在网上,网络学习将极大地提高个人学习力、家庭学习力、组织学习力、政府学习力、区域学习力和国家学习力,必将使人类发展进步跨入新阶段。21世纪的学习力是网络化学习力,学习网络化竞争将成为组织竞争战略、区域竞争战略、国家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网络学习力将占领国家发展竞争力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