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乏力 中石油大连分公司再起火灾


  似乎是对一直悬而未决的两次“7.16”火灾问责讨要说法,8月29日上午10点,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储油罐再次发生火灾。截至下午2时记者发稿,大火已经基本被扑灭,现场仍有浓烟和刺鼻的气味。事故原因尚在调查中。

  “火灾为储运车间875号储运罐起火爆炸造成。”正在现场协助救援的大连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桑文武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该罐内储存柴油约800吨,事故罐区内另有三台油罐存有柴油,目前正在进行消防监护和撤油作业。事故污水已回收至事故缓冲池,未流入海。

  大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金双对记者透露,发生事故的厂区位于甘井子,即2011年7月16日发生火灾的厂区。2011年7月16日下午两点,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常减压蒸馏装置因换热器泄漏引发火灾,大火燃烧近6小时。

  这是继连续两年的“7.16”火灾以来,中石油大连石化发生的又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2010年7月16日,位于大连大孤山新港码头的中石油输油管线爆炸起火,事故造成1500吨原油入海,对海洋环境形成污染,成为中国海上溢油事故之最。经2380名消防员工奋战15小时,大火才被最终扑灭,国家安监总局后来成立了调查组,但迄今仍无最终调查结论。 2010年10月24日,发生“7.16”事故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103号罐爆炸起火。

  为了消除安全隐患,2011年5月20日,大连石化生产新区曾经全面停工进行检修。检修范围包括8套联合装置、16个单体装置、1007个检修项目和43个技术改进项目。按照大连石化的说法,此次检修“在大连石化尚属首次,在国内也尚无先例。”

  7月5日,大连石化生产新区重新开工,10多天后,这一厂区发生“7.16”火灾,大火燃烧近6小时,导致10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整体报废。

  “不断发生的事故表明,大连石化的安全隐患已经到了集中爆发的时点,必须彻底地治理。”中石油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也是到了必须问责的时候了。”

  事实上,政府对于中石油近年来一系列安全事故的问责,一直处于缺位之中。在2010年中石油“7.16”事故之后,国家安监总局曾经成立专门调查组赴大连调查。

  2011年初,安监总局一位接近高层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调查报告即将上报国务院,很快就会向公众披露。然而,截至目前调查结论仍然未予公布。

  伴随着中石油安全事故的接连发生,问责的必要性已经无容置疑。中石油系统内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今年的“7.16”火灾之后,中石油大连石化总经理蒋凡专程赴北京作检讨。而中石油集团亦正在考虑对相关人员作出处理。谁将承担中石油一系列事故的责任?答案应为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