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场导入期的内裤行业发展之状


 
失重的天平,“重”企业与“轻”代理
在一片喧嚣中,看似很美的内裤(或者说男士内衣)市场似乎迎来发展的黄金期。因为从各品类的发展来看,内裤确实是一个新品类,也处于营销学说中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导入期”,而导入期是品类切市的最佳时机,因为许多人相信,在导入期只需经过短短时间去培育市场,新的品类就步入产品成长期,这时也是市场容量无限大而利润又最丰厚的时期。所以,在这种“盲象”之下,引发的是市场发展中的天平失衡。一头热(许多企业看到发展前景,都纷纷进入精品内裤行列)一头冷(许多代理商还是把精品内裤作为一种品类补充)的局面,让这个市场显得有些不可捉摸。
据悉,2011年4月10日法国的HOM男士内裤品牌在上海久光百货举办了在中国的首场男士内衣秀。这也标志着这家国外品牌将重点攻略国内而发出的信息。而在国内市场,是熙熙攘攘各路诸候粉墨登场。文胸与保暖纷纷切入内裤市场,原来做流通的企业也纷纷切入精品内裤行业,还有其他品类的企业都立志来加入男士内裤行列已分一杯羹。如近期以“袜子”作为切入点的细分电商服饰品牌VCOTTON维棉又有新动作。据该公司CEO林伟介绍说维棉即将扩充品类,全面进军内裤市场。诸路英豪的纷纷加盟,让原本在目前阶段属于窄众消费群体的精品男士内裤行业显得更加热闹非常,这也是在具有极大市场发展空间的表象,众企业的热捧而造成的。
在企业过热的情况下,我们再来看代理商。笔者在杭州走访某位在传统内裤行业做得非常强势的代理商时,这位不愿具名的代理商对于内裤(他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商超渠道为主,也做一二个精品内裤品牌)是连连摇头,在日趋微利的情况下,传统的内裤经销商日子是比较难过,所以,在原来的基础上,他将重新整合资源,增加一些家居服或其他品类,另外,拓展其他渠道,来谋求发展。或许这对经销商来说是一个个案,但是,从某一地区的代理商我们也能看出,在传统的红海竞争过于激烈,而作为精品内裤的蓝海市场容量没有进一步激发的情况下,精品内裤作为边缘品类,还无法真正扩大销量,而市场发展的规律是,无论是产品附加值高低,作为市场成熟的标志是消费的金字塔中,只有下沉到中低消费层,才会把销量做起来,销量做起来无论是市场、企业、代理商都能获得较大的利润空间。
一方面是企业对于市场寄予厚望,一方面是经销商推广乏力,在彼此失重的天平之下,如果进行资源补充,来平衡企业与市场,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茫然的企业,还有多少时间可“摸石头过河”
面对精品内裤火热的市场前景,是许多企业进入是必然的,因为商人都是受利益驱使,看到市场机会点一窝风乱哄哄地一拥而上是天性。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又有几个进入精品内裤的企业扪心自问过。在转型做精品内裤时,企业本身是否具备这个资格,如组织架构、人员配备、市场调研、品牌定位、形象推广、渠道建设、产品研发、后续管理、终端服务等一系列必备的基础点。而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贸然进入这个行业是必死无疑,时不我待,因为今天的精品内裤已慢慢步入红海的近距离搏杀时期,经过近三年的市场运作,行业的领跑者已渐露头角,无论是对市场终端资源的抢占、品牌形象的推广、产品设计风格都慢慢形成特性。所以,在这种竞争的态势下,还以多条装改为单条装、换一个LOGO、设计几个中岛就想当然地成为精品内裤品牌,注定是失败的。对于茫然的企业来说,时代已经变了,在快鱼吃慢鱼的竞争态势下,企业还是抱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来操作市场,无疑将成为被吃掉的慢鱼。
从市场容量来看,市场的销量增长远远慢于市场的供给量,过多的企业进入,导致这个品类在市场运作上有些混乱,企业的无序进入,不是以“相容共生”的方式去培育潜在的消费者,而是在“此消彼长”中抢占原有的消费群体,不讲规则的企业杀手锏就是价格战,当一个行业还在导入期,就提前进入价格战,无疑是自毁前程。现在的精品内裤好似是陷入一种困境,一方面有太多的企业在“混水摸鱼”,而让这趟浑水更浑。另一方面,在渠道上是无法达到相容共生,而是独占性的。这是源于精品内裤现阶段的渠道性质决定的。一般来说,一个文胸店或组合店只摆一个中岛,这也是说谁能先抢到终端店的中岛,谁就能快速占领市场。当然,抢占终端店的陈列位置,不是企业想就能办到,而是企业需要有系统的运作规划,持续能在市场上走量的营运能力,才能赢得经销商的青睐。然而,翻开现阶段的精品内裤企业,又有几个能在市场上树立起自己的旗语,让经销商信服,并双方能走到一起去合作,共创明天。
所以,在整体的混乱局面中,企业靠“摸着石头过河”能走多久,这是谁也无法回答的一个问题。
 
 
混乱的市场,精品内裤会走向何方
精品内裤将走向何方,或许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答案。作为机会主义者,是希望市场在混乱期,趁机进入,捞一把就走。而作为实业型企业家,还是希望市场能静化,企业扎扎实实地做好内部管理,在市场以品牌与服务,来打造品牌的个性,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来让市场持续健康有序的成长。
作为精品内裤的倡导者——笔者,在看到现阶段的市场时,是忧喜参半。忧是市场的无序。喜的是毕竟有部份企业在市场的运作,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并且获得持续成长的动力。如某品牌在杭州订货会上,订货量单次获得1000万以上,而近期东凤的某精品内裤品牌在下半年的订货会,喜获订单达2000万以上。或许,这其中的一些数据,我们无法去真正完全正确的掌握,但即使是有水份的,去掉其中的百分之几,还是可以大概估计,单次订货量在1000万以上的品牌已经出现,或许这个量放在整个内衣行业来说不算什么,可放在精品内裤行业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在精品内裤行业,在行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一年还可能是二千万左右的销售额,而在这二年能出现单次订货达10000万以上,说明这个行业的空间在慢慢拓宽,龙头品牌一年往3000-4000万销售额上冲,也是近在眼前的事。作为困扰着精品内裤行业的最大问题——销量无法突破这一瓶径也在慢慢化解,这对于行业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当然,市场有利好的消息,也有不可忽视的事实。在目前品牌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处于领导地位的品牌就处于肉博阶段,这是极为不正常的事。在走访市场时,笔者也经常看到如家电行业的格力与美的一样,在终端市场是处于水火不容的局面,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在空调行业,格力与美的无论是品牌影响力、产品价格、技术、服务都不相上下,在没有差异化的情况下,领导品牌的竞争就尤为残酷,蛋糕就这么大,你多吃一口,那么对方就得少吃一口,这作为强势品牌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事,但又无法区隔对手。只有使出最原始的招数,抢陈列面、抢终端,让商业活动最终成为街道残搏的结局。尽管精品内裤的几大领导品牌表面上不像空调业这么血腥,但在终端抢占上是毫不逊色,在没有差异化的情况下,只有迅速抢占终端,谁能抢先一步,就完成了网点的排他性布控,能直接增加产品的销量。
 所以,在混乱的市场中,无论是领导性品牌,还是跟随者,大家都处于同一竞争水平,有些企业可能只是快几步,稍作停留就会被跟随者追上,这是造成混乱的根本原因。如果打造一套赢利模式、如何去塑造形象与产品的视觉识别、如何去构建与经销商共赢的网点,这些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有许多企业没有去触及。如果一个品类在经过几年的市场运作之后,大家还是以产品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这说明这个行业永远没有发展前景。所以,尽管精品内裤市场看起来很美,但是,作为进入的企业,在操作时需要惦量一番,面对诱人的蛋糕,自己能吃一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