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富捷
注:言论仅供参考。
股市走到今天,大盘总算反弹了一下,但是能否持续,我不知道,也没必要判断。从情绪和估值角度看这个市场,确实已经处在相对底部,但是客观讲,它依旧是结构性的,现在这个市场机会不多。按我的系统研究表明,目前大多白酒股已经价值回归,大多医药股估值还是处在合理区域,那么药酒板块就已经PASS了。再就是金融地产,金融、地产估值很低,但是金融地产在两年前估值就低,一直喊低喊到今天,你要两年前就拿这些股,那还是买债券、存银行收益高。不过价值回归没人知道何时回归,当一家企业严重低估,可能几个月回归,也可能几年后回归,所以两年不涨不表示它们没价值,但是它们是这个市场中分歧最大的板块,我不想判断谁对谁错,有分歧的东西我不研究,按我的逻辑,有分歧的品种本身就不适合投资,它可能产生高收益,但又是高风险。我个人更倾向持有那些人人皆知,或是大多人能理解、都认可的企业。这个市场不是只有金融、地产,也没有要求你必须把金融、地产搞明白,没有这条法律,你可以无视这些企业去买那些非周期的,业绩更稳定的企业。
目前看,唯一业绩持续大增且估值严重低估的企业集中在两个板块,一个是机械,一个是家电,今年这两个板块均跑赢大盘。但是这两个板块最近走势也不行,客观看,主要投资者对这两个板块也有一定分歧。比如三一、中联这些龙头,有部分投资者认为它们应收款太多,好比成了担保公司,有可能钱收不回来,同时还有产能过剩风险。而家电,部分投资者认为家电下乡已经到头,接下去家电的利润会下降。我个人还是看好机械和家电,但是要做组合配置。以机械为例,可以把龙头都买入,比如三一、中联、徐工等等都配一点,组合配置的好处在于可以有效控制某一家企业出问题带来的高风险。如果你去搏一只股,只买三一,那风险很大,要么不出事,一出事账户肯定大幅缩水。所以如果你做了一个组合,那就不太可能三一、中联、徐工三家企业都出问题,这种概率很低,即便每家企业出事的概率有50%,那么3家企业同时出事的概率就是50%×50%×50%=12.5%。所以持有三家企业,其中有一家出问题,你把它去了,剩下两家没问题,你还是能获得利润,这就有效控制了风险。家电也一样,比如格力、海尔这些企业,过去业绩好,今年预期又持续上调,不涨那就等着,估值摆在那儿,即便未来的利润增速跌到20%以下,但是估值还是会持续下移,除非你负增长,那这种概率就很低。做投资本身就是一种在小概率事件中寻求大概率事件的游戏,主要还是取决于思考的角度。
另外一些医药股大家也比较关心,比如科伦、白药、阿胶、中恒。这些企业中我个人只持有科伦。从估值看,科伦和中恒都很便宜,但是中恒我不了解,不是不想了解,是因为要了解的内容太多,我的原则是不能在三小时内搞明白的企业直接PASS,可能阅读本博的部分朋友会失望,因为没对中恒做分析,但事实上,你既然想了解我的分析,说明你自己也不是很确定中恒的价值,所以还是那句话,最好还是不要碰不确定的企业;而科伦的业务很容易理解,此前我也写文谈过科伦。它无非是做输液,这个东西人人知道,生病了就得用,目前增速还是很快,所以简单分析后就能下决心买入。另外白药和阿胶当然也是过去10来年脱颖而出的优秀企业,但是目前看估值无优势,白药是好股,近几年又进军日化领域,尤其白药牙膏成长很快,但是毕竟它的价格不是很吸引我;而阿胶,阿胶不单有估值问题,还有业务问题,本身阿胶没问题,都说是药中茅台,但是阿娇块的提价速度过快,驴皮资源稀缺,导致利润上去了,但是营收没跟上,这种增长态势不可持续,是非正常增长方式,所以还有待观察,暂时不碰。
综合考量,如果本就有幸持有白酒,那可以继续持有,如果之前没买也不要再买,目前估值已基本失去吸引力,当然如果你要学费雪,那问题不大,你要持有五年、十年,你有这个眼光,那现在买入完全可以,关键看个人风格和对风险的承受程度。我个人目前最看好机械与家电,现在已经对白酒做了一定减仓,加仓机械与家电。不是不看好白酒,一是涨太快,二是机械和家电的估值更低。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一直满仓,所以当看好一些企业,必须减仓部分企业才能加仓另一些企业,我对仓位的控制有严格标准,新朋友可以阅读《仓位的控制》。
作为价值投资者还是要多关注这个市场,不要误读一些投资理念。股票买入后就远离市场,这种做法是错的,我们应该时刻关注我们手头企业的估值情况和你想购买那些企业的估值情况,因为这个市场很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搞不好某企业老板跳楼,车祸,或者厂房爆炸,钱收不回来,优惠政策取消都有可能,在发生这些事件后,本来优秀的企业可能会变成垃圾,而有些关注已久的企业可能因为某次事件,价格打下来了,你就能买了,所以还是要关注这个市场,以便及时调整。
当下市场还能买啥?
评论
2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