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产业结构调整震荡银行业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作为未来的发展主题贯穿2010年始终。其中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城乡经济结构调整、投资结构调整等组成部分,来自各个领域的调整变化,都会对商业银行带来剧烈的震荡。

  记者了解到,即将于2010年1月8日在海南博鳌举办的第六届中国银行业年会正是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银行业的新格局"为主题,探讨新时期下的银行业走向。

  银联信总经理符文忠告诉《大众证券报》,"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银行业的影响最大,由于银行业现阶段盈利来源主要是公司业务,而传统产业又是银行业对公业务的主要服务对象。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银行业调整传统的业务结构和经营模式,以适应新时期下产业的金融需求。"

  绿色金融崛起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进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日渐提升,发展低碳经济的呼声越来越大,进而倒逼企业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对银行来说,发展绿色金融任重道远。

  "一直以来,大多数银行都将绿色金融看成是一种负担,严重缺乏积极性。"符文忠直言,绿色金融确实难以为商业银行带来巨额的利润,但从长期看来,对产业的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支持,就是对企业提升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支持,进而促成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并购贷款开闸

  随着国内银行业在传统业务领域竞争的加剧,传统业务模式为银行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少,尤其是在今年经济低迷、各行各业信贷需求较弱的情况下,信贷业务难以如往年般为银行带来快速增长的收益。更加重要的是,单纯依赖传统信贷业务的业务结构,将难以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对银行业所提出的新的金融需求。

  "混业经营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并购贷款的开闸则是开辟这一新时期的起点。"第六届银行业年会专家组成员钟加勇表示,并购贷款的解禁为商业银行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产品,而更加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业务创新以及投资银行人才队伍的培养,继而为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迈进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银联信认为,并购贷款的开闸,一方面是出于银行业发展的需要,但更加重要的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而在监管层面上,在要求银行抑制产能过剩产业信贷的同时,仍旧提出了支持有并购能力和并购需求的企业,这无疑代表着并购贷款在未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金融创新加快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但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几十年中,银行业却并没有得到同样的成长,反而开始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

  尽管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调整,但目前就我国银行业来看,产品仍旧单一,同质化情况严重,银行仍旧只能单纯作为提供资金的部门存在,而无法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应有的支持力量。

  银联信研究认为,国内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较大利差,以及落后的资本市场,无疑起到了一种让商业银行依赖的作用,以至于只要凭借着信贷业务就足以保持较高的利润和快速的发展。但这种局面在今年得到了改善,一方面是由于央行利差的收窄,一方面则是由于企业需求的降低,银行业因此而不得不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以寻求盈利上的突破。

  统计显示,2009年的确是商业银行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的一年,数量众多的创新业务在这一年中逐步完善,成为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为例,信贷工厂模式、商圈中小企业贷款、工业园区中小企业贷款、应收贷款融资等产品和业务,都在帮助各大银行快速占据着市场,赢得了大量客户的信任。

  符文忠说,"金融危机以及金融危机下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迫使银行业改变传统模式、加快经营模式调整的作用,推动了银行业盈利模式的多样化,业务结构的成熟化,进而改善银行业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状,更好的实现对经济的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