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LTV
另一个比较好的指标就是“客户终身价值”,或者就是“LTV”(lifetime value of a customer)。公司早期,你不得不对此进行评估,因为你不知道你的客户会围着你绕多久,或者你的现金情况在今后如何改变。
很多早期的公司确实也可以不衡量这个就脱颖而出,但是不管如何,有个目标会比较好。如果你计划在客户获取上花很多钱,那你就要好好的评估LTV。
4.收入指标
收入指标是我面对我所投资的橱窗公司首先要问的问题。我比较喜欢思考怎么赢利。假设你是个广告公司,你就会希望能衡量一些像服务印象,满足率和eCPM这种东西。
如果你有了一个底线,然后我们可以每月都讨论3点:你如果提升你的印象,我们如何提高满足率,我们的eCPM是什么?他们各自从不同方面提高绩效,但彼此又相互依靠。
而且他们获取收益是一个简单的表达式:印象*满足率*eCPM=收益。在最高层中,这个指标需要一直保持关注。
当你得到更多点后,你会开始权衡预备库存还是声誉,然后你会开始度量“习惯购买”(赞助)还是标准的购买行为。一旦你将你的收入各自归类,你可以参与更具智慧的会谈中来。
举个例子,一个移动应用程序公司:
35%的收入来自主页,我们允许每天两个
40%的收入来自广告网络的剩余banner
10%的收入来自我们banner的直接销售
15%来自应用程序内置产品的销售(25%现金,75%激励给予)
现在我们可以更深的讨论一下公司的大小和形态。
我们应该每天增加4倍的主页收入吗?会不会毁掉客户体验?或者减少到1倍?
如果我们增加主页收入,我们可以减少banner广告投入来提高客户体验吗?
如果我们通过广告网络销售,在banner上得到$1 eCPM,我们是否可以提高自己的直接满足率,以得到$15 eCPM吗?
如果像上面这样做会怎样?我们需要雇佣多少人?我们需要多久才能跨越盈亏平衡点?
指标会让你更深入而聪明的让你在管理团队里成为很了解你公司的人,可以有更高的管理水平,并提出更高瞻远瞩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