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长易纲博士是令人尊敬的银行家和经济学家,他最近说,中国的利率“很舒服”,可以避免热钱流入。作为央行副行长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的讲话意味着他对热钱有着无奈与警惕。在美国“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国际通胀背景下,新兴市场国家不得不对热钱多加警惕。
从央行角度讲,能够抑制住热钱的利率自然是“舒服”的。不过,易纲舒服了,我就不会舒服。
作为储户,我不得不为我的储蓄担心。现在是负利率,我的存款每天都在贬值。如果我要在这两年退休,我会担心我的晚年如何度过。我不想让我的血汗钱贬值!我要理财,我想让我的养老钱保值增值!
都说最好的办法是买房子,政府最近又对住房限价,这暗示房价肯定要上涨,所以我最想买房子,但政府又限购,一家只能买一套,我如何是好?那我买股票吧,可一想,中国股市号称“新兴加转轨”,这暗示中国股市是个圈钱的市场,我肯定要成为待宰羔羊,想想还是洗洗睡了。我买黄金吧,黄金价格天天涨,说不定能够保值还能增值。但都说“乱世黄金”,难道这世道会一天又一天乱下去不成?如果世界和谐了,我买黄金干嘛啊?我只有一个发财的机会,就是去买盐,没想到,抢了很多盐,又说不涨价了,那我自己吃吧,可以天天过共产主义了,想吃多少就多少。
我感觉不舒服,不知道如何是好,还得请央行官员们费费心,让我这个纳税人也舒服起来。
当然,央行也无奈。通胀高了,物价涨了,老百姓骂娘了,社会不稳了,中央银行家肯定着急,中央政府也很急。各级领导,大会小会,都说要抑制通货膨胀。可我就是不明白,统计局把消费物价指数CPI权重改了,难道物价就不涨了吗?投行经济学家们不久前纷纷预测,说2月CPI要低于1月。当时我就不明白,既然春节消费那么火,既然农产品价格天天涨,既然CPI增加了房租占比,而房租在年后也天天涨,怎么CPI就会下来?真搞不懂,这些经济学家是怎么想的。难道他们还是到处找人去要统计局数据,然后再预测一下不成?后来统计局公布2月CPI涨幅与1月持平,我也不懂。温度计改了,物价温度还在涨啊,怎么温度计在2月过节啦?
央行加息要看CPI,又说了,加息不仅仅看CPI。反正央行总有理。有理就气顺,就舒服。
可我是消费者,我总不占理,我就很不舒服。政府搞了很多限价令,我发现,酸奶的价钱没变,包装没改,可只剩半盒了。我很不舒服。我去饭馆吃饭,平时服务员围着我转,现在我满世界找服务员。经济学家说,因为政府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而老板不愿意增加成本,只好减少雇工人数,结果不仅食材因为限价打了折,而且服务因为缺人手也打了折。我不舒服。
货币主义者说了,通货膨胀归根结底就是货币问题,就是钱发多了,毛了,与劳动成本增加,或者石油涨价关系不大。细想一下,是有理。如果钱不毛,物价就不会涨啊。物价不涨,房租也不会涨啊,工钱也不会涨啊。如果钱不毛,美元贬值了,人民币不就升值了吗,那汽油不就涨不了价嘛?
所以,麻烦央行的经济学家们,好好研究研究,怎么别让我的钱贬值,我的钱来的不容易,都是一个子一个子攒起来的,还得供孩子上学,还得给老人看病,还得供我自己养老。
我很不明白,这个世界怎么了!我有时也仰望星空,可我就是找不着北。
现在大家都在说幸福指数,我不懂什么是幸福,因为这是哲学问题。我只知道,舒服就行,不能老吃盐,可我现在很不舒服。
利率很舒服 我的存款却无法停止贬值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