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坦沙作为珠江前航道的第一大岛,由于四面环水,其交通不便一直是一大难题。而更重要的是,关于大坦沙的定位开发,近年来一直未形成共识。从“广佛创意岛”再到“光电岛”,地处白鹅潭经济发展先发区和广佛同城核心区的大坦沙一直被人们赋予太多的期待,而今总算尘埃落定。有知情人士向南都记者表示,大坦沙整个项目投资约需150亿元,此外,广州市、荔湾区政府已经和新加坡达成了“新广合作”的合作框架,大坦沙是新广合作的重点内容。
广州版曼哈顿
大坦沙规划方案于7月21日在广州市规划局网站进了批前公示,规划将大坦沙岛定位为国际花园社区、城市商务休闲岛;广州市以城市商务、旅游、休闲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新业态的重点功能区;以生态居住为导向的,具西关文化风情的商贸、文化、居住区。整个改造的原则是:全岛统筹改造,整体规划;村民、居民就地安置,改造成本岛内平衡测算;旧村自主改造、土地协议出让;国有用地、农用地统一征收、合理补偿。
“大坦沙岛的改造已经突破了以往的模式,不是一个村一个村平衡,希望整个岛整体来平衡。规划做了好几轮,我们是希望开发强度小一点,但从区里和整个地区改造的平衡有很大难度,所以开发强度还是提高了一点。”广州市规划局局长王东(微博)向媒体表示。除了原有的白沙河大桥、白泥河大桥及珠江大桥外,将建一座大坦沙大桥和一条过江隧道连接大坦沙和周边地区。岛上将建广州市第一中学(示范高中)、新加坡国际学校、大坦沙私立高级国际医院等公共配套设施。
规委会的会议上,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苏泽群透露,未来新加坡将协助对大坦沙进行国际视野、高起点地更新改造建设,一方面新加坡将介绍优秀企业参与大坦沙城中村改造,另一方面作为全城示范点,大坦沙将逐步引进新加坡的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同时考虑到大坦沙区位的重要性,在全岛355.42公顷的范围内,通过旧城改造,参照美国曼哈顿岛等“城市岛”模式进行城市设计,将大坦沙打造成国际化花园社区、城市商务休闲岛。
此外,此前被认为是大坦沙岛“蝶变”障碍的污水处理厂,未来将纳入重点改造。根据控规,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将对污水池进行覆盖,利用改造后腾出的空间实施绿化改造,通过管道输送至除臭装置进行生物处理。
地处荔湾区西部,大坦沙位处广州西联空间拓展的主轴上,是广佛同城的战略性地区,也是白鹅潭地区的经济发展先发区。据悉,整个大坦沙的改造主要涉及坦尾村、河沙村、西郊村三条城中村和国有旧厂房改造,今年7月初在香港举行的全省“三旧”改造用地招商推介会上,荔湾区推出的项目就是大坦沙岛,预计整个项目投资超过150亿元。
定位一波三折
“为什么大坦沙的定位摒弃了原来的光电岛,甚至是更早之前的广佛创意岛?原因就在于荔湾区西部、广佛同城的核心区域并不适合做更多的产业的考量,而更应该解决当下交通、居住、文化、商贸配套的当务之急。”参与此次规委会会议的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马向明向南都记者表示,不仅是因为荔湾西部、广佛同城更需要,更重要的是在大坦沙发展光电产业等高科技产业条件上并无优势。
在马向明看来,广州的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已经在东部布局并形成了产业链,发展优势巨大。“荔湾西部不具备大量的智力资源聚集的条件,广州的高校也都在东边,从天河软件园到中新知识城,发展光电、软件、生物制药等智力产业天时、地利、人和。大坦沙虽有很多中小企业,但若定位为产业岛,不但优势没有,而且同样也面临交通等配套的难题,甚至会使广州西部更为拥挤。”
采访中,诸多规划界人士认为,定位为国际花园社区、城市商务休闲岛的大坦沙似乎能更好地服务广州西联、广佛同城的大局。这对荔湾区同样是重大利好,联手新加坡打造国际水准的管理社区,不仅将成为广州一张新的名片,更将使荔湾区的商贸水平整体得到提升。
事实上,大坦沙地区曾是广州“脏乱差”的代表区域,旧厂众多,产业低端,一年总产值还不到300万元。有关大坦沙的规划定位近几年接二连三地调整:2007年荔湾区全力打造创意产业,试图将大坦沙变身成为“广佛创意岛”;2008年底大坦沙再次变身,“广东光电科技产业基地”和“中国留学人员广州光电科技产业园”的落户,为其带来广东“光电岛”的美名;2009年9月荔湾区又表示,大坦沙要发展高端产业,吸引高端人才。
而今,国际花园岛的定位不光被规划师们看好,更受到市场的欢迎。不少房地产行业的人士亦向南都记者表示,新的规划定位更能突出坦沙岛的自身优势,未来该岛屿有望被打造成老城区又一高端居住岛,楼价或将成为区域新高。
地理纵深
争议大坦沙
尽管整体定位受到各界支持,但必须承认的是,大坦沙的规划并非完美。马向明就向南都记者抛出这样的质疑:曼哈顿是开发强度极高的城市岛,强调这个片区的配套完善,商业繁华,交通便利,但国际花园岛则更注重生态居住环境,大坦沙既是曼哈顿又是国际花园社区,两者如何能协调统一?
“大坦沙本身还是属于优质岛屿地块,可以参考二沙岛的发展模式。它的功能要定位明确,主要是以居住为主。规划提出 曼哈顿概念 ,但是这里没有那么大的发展区域,只能是模仿其上层的住宅区开发。这样就要开发上层中央公园,改善交通,但不能成为交通要道。”广州社科院研究员彭澎向南都记者表示,大坦沙开发成为一个“国际花园岛”会使广州西部地区的居住价值得到提升,使周边环境的得到改善。同时对金沙洲一带周边楼盘有正面拉动的作用。而目前来看,改造前二沙岛中央绿地大部分是未开发荒地,改造后二沙岛的五块绿地将变身成为四个开放性公园。如果就现在的大坦沙而言,像建设成像二沙岛这样还是要有一段距离的。
北大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韩世同(博客)的质疑则更为尖锐。“这个国际花园岛的人口密度会否过高?”韩世同向南都记者表示,目前大坦沙全岛人口约6.8万人,逾八成是外来人口;规划人口为10.9万人,增加了4万多人。该岛面积为3 .55平方公里,规划的人口密度为30704人/平方公里。而地处旧城核心的越秀区,其目前平均人口密度是30364人/平方公里,据称已达到甚至超过了纽约、东京的中心城区人口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