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斌:15个月国美电器六战六捷


         816,将最后一笔国美电器(00493)抛出,结束了一年多来对国美电器的操作。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一共进行了六次操作,最终六次全部实现盈利。下表是记录。

 

日期

方向与价格

盈利幅度

操作理由

2010.5.20

买进 2.14

13%

估值过低

2010.5.28

卖出 2.42

 

2010.6.2

买进 2.26

13%

 

2010.6.18

卖出 2.56

 

2010.8.16

买进 2.19

10%

 

2010.8.24

卖出 2.41

 

2010.9.13

买进 2.22

15%

 

2010.9.20

卖出 2.55

 

2010.9.20

买进 2.45

 

 

2010.3.17

买进 2.52

 

利用日本地震带来的低价机会

2010.5.30

卖出 3.04

24%

 

2010.8.16

卖出 3.72

47%

估值合理化,降低总体仓位

 

在股市中,没有一个100%盈利的模式。其实很多估值方式不仅有明显的缺陷,有时候我感觉一些被普遍认可的估值方法其实是期望在大众接受后,以此影响股价。所谓三人成虎就是这个道理。同样,在对国美这15个月的投资过程中,能每一次都赚钱,肯定有侥幸的成份,不过也有一些值得回忆和总结的经验。这些经验未必能在未来的投资中复制盈利,却起码可以增加盈利的机会。

 

1、充分相信一般的估值规律。股市中,市盈率、市净率、PEG三大指标是比较值得关注的估值指标。对于国美这家一度是中国电器零售行业的龙头的企业,在香港市场中,由于对大陆的零售股普遍比较看好,因此国美的市盈率在25倍左右。一旦低于这个水平,低得越多,安全边际就越大。所以,我认为在2010年,国美只要接近于2港元,就是底部,于是在2.142.26时,大胆地买进。第三次的2.19港元也是如此,第四次的2.22港元,是因为黄光裕和陈晓的矛盾爆发了,国美的未来有了不确定性,于是买进。当时本来可以在大概2.07港元的位置买进,但中间和老婆去兑现一张月饼票,结果回来涨上去了,及时买进,避免了踏空的危险。不过多付出的成本,是那盒月饼的几十倍。

 

2、黄光裕虽然在2008年以后就被关押,但国美电器显然不会倒闭,但市场的恐慌恢复后,国美的估值一定会逐渐恢复。我记得在美国的9.11事件发生后,曾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新闻,说美国有多少比例的人发誓再也不坐飞机了,当然,不需要两三年,他们就会忘掉这个誓言,就象一些年轻人忘掉海誓山盟并离婚一样。到了现在,我估计当年这样发誓的美国人不少会觉得十年前的想法比较可笑。当然,一些利空要注意是一次性到底的,还是马上就到底的。

 

3、第五次买进其实只是做了一个短差,当天产生了近4%的差价。卖出后价格下跌,就比较有诱惑力。香港股市虽然可以做T+0,但这应该是我在香港的4年投资经历中,唯一一次的T+0交易。

 

4、最后一次买进,是因日本地震导致的香港股市下跌中,抄的一次底。当时很多股票都跌得挺多,到了我买进的心理价,于是买进。当时选的另一只是恒大地产。

 

5、有时候股市对股票的价格反应太慢。在陈晓离开国美,股东之间的内斗已经结束后,国美当时仍在低位徘徊,这是不合理的。不过当时没有及时加仓。

 

最后的一次抛出,主要是国美的估值即使未被高估,也已经比较合理了。但香港股市中已经遍地是黄金了,低估的太多了。于是需要降低已经接近于90%的仓位。

 

香港股市的风险其实不比A股低。今年以来,香港的小盘股下跌一半的比比皆是。象今天公布业绩的卡姆丹克太阳能,中期利润增加了近50%,但是突然下跌了11%。从5月的4.8港元已经跌到了2.01港元。静态市盈率只有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