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海啸时隔3年之后,金融危机的主题由“次贷”演变成“主权信用”,而更令投资者胆寒的是,全球经济的“巨无霸”美国率先丧失了3A主权信用评级,百年一遇的美债危机纠合欧洲债务危机,给全球资本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进入8月以来,全球股市经历了“血雨腥风”的洗礼,中国A股市场亦未能幸免。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寻求黄金、美国国债避险。
2009年二季度以来,尽管失业率依然走高,但全球经济信心逐步恢复,经济先行指标PM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得到回升,工业实际产出开始回暖,金融市场利差指标恢复正常,消费者信心震荡回升,经济增长预期上调,有许多人士指出全球已经进入“后危机时代”。但事实上,起源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真正结束,只是各国政府和央行不惜一切代价的刺激政策使得全球经济和股市暂时恢复元气。但造成危机的全球经济结构性失衡、西方国家缺乏经济增长动力、入不敷出等根本性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和目前仍在不断发酵的欧美债务危机,反映出美国政客们的一种担忧:想继续靠借钱过日子,尤其是过好日子的美梦很可能将终结。美联储上周二宣布维持超低利率0-0.25%不变,并坦承将超低利率至少维持到2013年中。在目前经济低迷、美债风险上升的背景下,继续降息不可能,美国的政策选择空间捉襟见肘,美联储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的可能性极大。而一旦美国再次开动印钞机,必将再次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剧,并引发更多热钱继续流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导致投机性资金增加,继而严重抵消我国稳定物价总水平的努力。同时,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给全球经济的复苏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而中国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包括1.2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已经陷入巨大的风险之中。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
要使全球经济真正走出危机,各个国家都要做出重大的经济结构调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美欧债务危机是风险性的危机,是2008年以来次贷危机的延续,需要平衡世界各国利益格局。危机为中国加速经济转型提供倒逼压力,从目前的政策选择看,在货币政策依然保持从紧基调来抑制通胀时,财政政策可以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美债的降级必然会对外汇储备形成潜在的损失压力,这仅仅靠调整外汇储备的投资策略远远不够,也不宜短期内进行十分显著的调整,最为关键的还是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
巴曙松指出,事实上,欧美债务危机为中国加速经济转型提供倒逼压力: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正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过程中,危机时期超常规刺激政策基本退出,欧美的债务动荡促使中国经济加速扩大内需,完善社会保障等体系,放松管制以激发市场活力,战略性地从存量和增量角度优化运用外汇储备运用,推动利率汇率的市场化等。从目前的政策选择看,在货币政策依然保持从紧基调来抑制通胀时,财政政策可以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这一方面可以着力于保障房建设、水利等的投资,也表现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还表现为对企业整合并购、产业升级的税收扶持,并以此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上一轮以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全球化的旧格局已经进入迟暮,本轮危机很有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新格局的转折点,实体经济领域和金融领域都将发生变化。中国作为最主要的新兴经济体,在这样一次转型中将获得有利的地位。需要清楚认识到的是,我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事实上正是在对旧的世界经济格局高度依赖的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在世界经济转向新格局的同时,中国经济也需要,而且必须进行转型。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最为关键的一年。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最为复杂的一年,叶是最为关键的一年。而今年的关键,就在于在采取政策措施努力稳定经济的同时,能否在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目前,困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依然是体制、机制性矛盾。不管中国政府有没有做好准备,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型的时候,而现在又是最好的时候。如果中国政府依然瞻前顾后,畏缩不前,中国政府文件中一直提到的“结构转型”可能就真正化为一张白纸。
马光远认为,美债危机,不仅没有干扰中国经济的正常进程,反而给了中国一次修正错误的机会。在欧美经济全面放缓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放慢自己的脚步,将主要精力放到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和刺激民间投资等重大问题上来。对于中国经济而言,这样的机遇并不多。沉下心来,着力解决发展中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做好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关键领域的改革,就是对全球最好的贡献。
从长期来看,出口导向型模式是不可维持的,倘若不转向内需为主,中国经济就无法改变被出口引领的局面。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结构,这并不是靠短期宏观政策所能解决的。所以,对中国而言,必须要有长期政策促使结构转变,并从结构转变的角度安排短期政策。首先,中国应加大外汇储备多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其次,中国必须加快转变自身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鼓励和刺激内需,降低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再次,要想刺激内需,很重要的举措是降低房价,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四、要改变陈旧、僵化、腐败的政治体制,要改变“国富民穷”的体制,真正将经济发展的成果“藏富于民”;最后,要更注重发展民营经济,激发起民族的拼搏精神和创新精神,扭转当下普遍的“金钱至上”主义思想。实现“国退民进”。
08年的次贷危机,我们已经丧失了巨大的转型契机,现在的欧美债务危机为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转型再次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中国如果能够把握住欧美衰落的机遇,真正使自身发展壮大起来,十二五规划中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才能看到!
中国应加快经济转型,来应对欧美债务危机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