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罚代法!谁是“最牛工商局长”的保护伞?
《新华网》最新披露,“史上最牛工商局长”杨晓松已被撤销沈河区工商局党组书记职务,免去局长职务,给予行政降级处分。
看到这个处理决定,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包庇、怂恿官员倚强凌弱的利益集团,分明看到了一个和杨晓松沆瀣一气的腐败群体,分明看到了杨晓松背后还有一个同样腐败的“保护伞”。
我们不妨看看杨晓松得到“史上最牛工商局长”称呼的前因后果。今年6月,杨晓松老婆和儿子开的面包新语店卖长毛粽子,遭到《辽沈晚报》曝光,杨晓松老婆带人大闹报社,殴打记者,杨晓松不仅不予制止,还亲率两车人、开着两台公车冲击报社,扰乱正常办公秩序,并扬言找记者“单挑”,随行打手还打伤了多名报社工作人员。
要说杨晓松局长仅因和“黑势力”无异随便打人就可以称“史上最牛”,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监管食品安全的工商局局长,老婆、儿子开的店不仅公开售卖“长毛的粽子”,其巨额的投资,更是吓倒了中国所有正常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据业内人士爆料,加盟面包新语店,第一年先期投资需要500-600万元,第一年至第三年总投资需1000元1200万之间。不难看出,杨晓松已经是“千万元级”身价的工商局长,称“史上最牛工商局长”当然是名至实归。
我们从处理决定看,有关部门至少是“选择性”地遗漏了两个重要案情:
一是对杨晓松及妻子有组织地冲击报社、殴打报社工作人员一事并未依法做出处理。虽然处理决定中也写明了“杨晓松未能正确处理并参与家属和报社记者的争执,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但这样明显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人身权利、妨碍社会管理的行为,至少应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条款,对当事人予以拘留吧?难道因为杨晓松身为官员,该法就该对他及妻子、打手网开一面?
因此,我们必须质疑当地警方,如果普是通百姓做出类似的事情来,你们也不会刑拘他们吗?
二是对杨晓松以权谋私,获取巨额好处未做处理。虽然处理决定中有“其在担任区工商局主要领导职务期间,存在利用职务之便为其子和配偶谋取利益的问题,违反了党政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内容,但并没有追究这些巨额资金是从哪里弄来的?因而未将其行为还原成“以权谋私”性质。这样的处理决定,哪里还算是处理,分明是将一个遮遮掩掩、担惊受怕的“千万元级局长”,洗白成了合法的“千万元级工商干部”。而按照中国官场惯例,等此风头一过,杨晓松还能还原成合法的“千万元级局长”。
一个本该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就这样用行政处罚手段十分巧妙地处理掉了,这是典型的“以罚代法”。笔者不禁拍案而起:谁是“最牛工商局长”的保护伞?
关注“李昌奎”案:
“赛锐”案,或是中院和高院狼狈为奸的结果
李昌奎“免死”,是沾了赛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