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倒闭潮”言过其实 困境确实存在


  一段时期以来,类似中国南方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的报道时常出现在媒体上,那么现实的情况如何呢?记者采访发现,这种说法言过其实,中国目前没有出现中小企业集中倒闭的现象,但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中小企业确实面临发展经营的困境。

  浙江温州历来被看作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风向标。今年前几个月,由于信贷收紧,关于这里的中小企业出现“倒闭潮”的传闻不断。实际上,近年来招工难、生产成本上涨、融资难等一系列因素的叠加,确实让温州的不少中小企业举步维艰,特别是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冲击很大。温州乐清的一位企业主李先生介绍:“去年前的男工大概在1500(元)左右,今年已经调到了1800(元)。又(上)调了30%。”

  今年以来,银根的进一步缩紧(指央行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货币投放),更让温州众多中小企业倍感压力。6月份温州市工商局的一份调查显示,56%的被访企业认为融资有困难。温州华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敏说:“今年国家收紧银根以后,像我们这些中小企业,贷款受到影响比较大。好像去年银行给我们贷款2千多万,但是实际上批下来只有几百万。企业在运作当中出现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

  虽然企业面临的压力加大,但大量倒闭的现象并没有出现。温州市工商局的统计显示,截止到6月15日,温州新设企业数8761家,同比上升27.9%,而企业注销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25%。

  在广东,情况也很类似。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在近期的新闻发布会上曾介绍,经过他实地走访和向广东省中小企业局核实,广东也没有中小企业倒闭如潮的情况发生。

  但是这位工信部的新闻发言人也坦言,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不容忽视:“实事求是地说,最近一段时间,部分中小企业比较困难。这个困难反映在许多方面,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缺乏正常的融资渠道,在上游能源原材料大幅攀升,用工融资等压力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生产经营比较困难。”

  朱宏任介绍,对于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有关方面都非常重视,政府在财税金融等方面给予了政策的倾斜,金融部门和各大商业银行增加了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力度。中国人民银行统计:今年上半年各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2%,快于其它各项贷款。

  不过由于中小企业群体数量大涉及面广,一些小企业仍然享受不到正常的金融服务。朱宏任介绍说,目前国务院正在筹备专门的会议,希望更进一步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我也想特别强调的是,中央领导对中小企业十分关心,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现在正在积极筹备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据了解,中国人民银行近日也表示,今年下半年要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在政府部门实施支持政策措施的同时,中小企业自身也在努力克服困境,例如尝试转型升级,开创自主品牌,从民间资本进行融资等等,他们希望从“生存危机”中找寻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