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从6晚日开始的伦敦骚乱进入第三天,8日下午和晚间不仅在伦敦诸多地区相继发生暴力事件,而且骚乱已经蔓延至英格兰中部城市伯明翰。伦敦市在8日晚间已进入全面警报状态,警方在骚乱地区部署了大量防爆警察。英国首相卡梅伦9日早间召开紧急安全会议,称将用“更强硬的措施”打击犯罪行为,并宣布将于本周四召开议会。在随后发表的声明中,卡梅伦强烈谴责了近日发生的暴力骚乱行为,称需严厉打击这种“显而易见的犯罪”。他还指出需要更多的警力和更强有力的行动来应对骚乱。对于不断升级的暴力行为,一些议员建议考虑全伦敦范围内实施宵禁,或者使用高压水枪应对。伦敦警察局副助理局长史蒂文•卡瓦纳称,不排除考虑动用军队力量镇压骚乱。
如果英国的骚乱进一步升级,考虑到很多人根本就是无理取闹,是明显的犯罪行为,英国不论是动用警察还是军队,我看是非常正常的。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发现无论在埃及,还是叙利亚、利比亚,只要政府对示威的人进地武力镇压,西方社会一概反对、批评,甚至直接要求政府下台。尤其是大概突尼斯的总统因民众的反对而下台后,这似乎成了一个“国际惯例”,直到在利比亚被终结。是不是政府没有权利镇压反政府力量?是不是只要一有人以示威、游行的方式反对政府就应该下台?当然不一定。就比如利比亚,对卡扎菲在国内的统计如何,我不好评价,了解不多,不过利比亚的反对派到底是些什么人?至少有一些是基地组织。
记得几年前,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被反对派抓了起来,当时国内反对查韦斯的民众不少,一看老查被抓,不少人都很高兴,因为在此之前老查以武力镇压国内的反对力量。但形势在几天内争转直下,因为上台的反对派同样以武力镇压群众,于是老查再次上台。
所以对于也门、利比亚这些三流国家,是不是反对派上台对整个国家更有利,真不好说。
1996年,上大二时,有一门课《统计学》,这个课学了些什么我基本忘了,不过这个课的老师水平不错,叫刘延平,是个东北人。他有一次开玩笑说:以前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宣传就是“慢慢地、一点点地烂掉”,其实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国1949-1979年每年经济增速只有6%多一些的时候,正是如日中天。不过目前西方国家,我看真是一点点烂掉。
一个人如果认为社会或是国家,或是父母、朋友,天然就是欠自己一些利益,他就会觉得自己被亏待了。相反,如果一个人觉得世界上没有人天然就欠自己,他得不到什么,会心安理得。在四五十年前,那个和一般成功男人一样喜欢婚外搞女人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说过:不要问这个国家为你做了些什么,要先问问你自己为国家做了些什么(大意如此)。我不知当时美国的国情如此,但毫无疑问,现在西方的一些政客,很少有人敢这样讲,除非想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
骚乱是英国多种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
骚乱起源的伦敦托特纳姆区是伦敦低收入家庭聚居地之一,是伦敦失业率最高和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年轻居民的种族关系紧张,犯罪率高于伦敦平均值。该区民众主要是非洲移民,他们通常会生很多孩子,政府会给他们比较好的福利,甚至提供住房,但金融危机后,这项福利几乎没有了,这在移民中间曾引发不满。
国家对国民提供必要的福利,是政府的责任。不过福利过多就有问题了。不久前,英国首相就表示,一些人生很多孩子,不工作,政府也提供大量的现金和住房,而一些努力工作的人,反而要在市场上买高价的商品房。这当然是不公平的。现在英国为了应对财政赤字,连航母都卖了,削减过高的福利也是应该的。但问题是有些人认为政府欠他们的。
至于为何骚乱扩散到全国,可有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英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在任何一个国家,大量的年轻人失业,都是社会不稳定的一大隐患。二是英国长期高涨的房价令一代人失去了购房的希望。英国目前的房价大概一套要20万英镑。问题是英国人没有中国人那样的储蓄习惯,也没有父母会站出来为子女提供首富。所以对多数人来说,一生中有住房似乎已经不太现实。
英国的房产本来在二战后,长期涨幅和通胀相当,即只能保值不能增值。随后英国房价的持续上涨除了解除了外国人对房产的购买限制,吸引了俄罗斯富人的购买力外,主要就是廉租房政策的转变。在1946年到1979年间,英国政府和政府资助的住房协会的住宅建造数量略大于私营住宅开发商的数量。1951年,廉租房的数量为256万套,占当时住房总数的18.6%。到1981年高峰时增加为678万套,占总数的31.4%。但是1979年后,英国保守党政府住宅新政策提倡住宅自有,公营住房由作为解决住房紧缺、实现住房公平的主角,变为提高住宅私有率和解决低收入人士住房的配角。政府大幅削减公房的建设。结果,上世纪80、90年代的廉租房建造总量分别只有上世纪50年代高峰期的28.4%和17.4%。而自从政府大幅减少廉租房建设后,房价开始了明显高于物价指数的上涨周期。
不少年轻人在失业,不可能拥有住房,并且高通胀的情况下,当然对社会非常不满,于是一旦有一个突破点,就很可能发生社会骚乱。
其实就业和住房购买力还只是一个方面。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公平与效率是很难兼顾的。不过对于英国广大的底层居民来说,不掌握资本,就很难翻身。
有趣的是,Twitter和BBM不少煽动人们去抢掠、通报警方部署,甚至攻击和杀死警察的讯息对骚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