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成“高利贷倒爷”将毁掉经济


  续费。这个利益链清晰了:银行贷款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以委托贷款高息发放出去吃高息利差,银行收取正常贷款利息和委托贷款手续费收入。各得其所,各自收益都很高。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委托贷款额增加7028亿元,同比增加382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20%。 全民放贷、全民参与高利贷,连上市公司、国有银行都参与进来了,折射出现阶段我国金融业是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笔者从事银行业30多年,伴随和目睹了改革开放整个过程,而从来没有见到如此混乱的金融现象。其恶果和影响不仅是诸如江苏泗洪高利贷市场崩盘,可怜农民血本无归、生活无着落,无数企业家、老板、高利贷者、受高利贷迫害者跳楼自尽,而是正在毁掉中国整个实体经济、实体产业,直致整个经济。已经到了出重拳、用猛药整治高利贷等金融乱象的时候了。否则,中国经济金融将迈入万劫不复之深渊。

  今年以来,在资金利率飙升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热衷发放委托贷款,有的公司来自委托贷款的收益甚至超过了主业。截至7月底,在上市公司发布的对外委托贷款公告中,年利率最低为12%,最高年利率则达到21.6%。

  当前,中国涌现出一股历史上都罕见的全民放贷、全民参与高利贷的狂潮。手握巨额资本资金者弃股市、楼市、炒煤、投机大宗农副产品而将资本资金投入到高利贷里;城市工薪阶层将储蓄存款取出放到高利贷操盘者那里吃高息,就连可怜的农民兄弟受高息诱惑也把可怜的一点积蓄给了高利贷放贷者。一些百姓不惜将住房等固定资产抵押从银行贷款转手给高利贷者;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成了高利贷放贷者的主力军;就连商业银行包括四大国有银行也投入到高利贷行业,将信贷资金拆借给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用于发放高利贷。令笔者想不到的是上市公司竟然也开始争当“高利贷倒爷”。这种现象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影响严重程度异常之大。

  续费。这个利益链清晰了:银行贷款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以委托贷款高息发放出去吃高息利差,银行收取正常贷款利息和委托贷款手续费收入。各得其所,各自收益都很高。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委托贷款额增加7028亿元,同比增加382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20%。 全民放贷、全民参与高利贷,连上市公司、国有银行都参与进来了,折射出现阶段我国金融业是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笔者从事银行业30多年,伴随和目睹了改革开放整个过程,而从来没有见到如此混乱的金融现象。其恶果和影响不仅是诸如江苏泗洪高利贷市场崩盘,可怜农民血本无归、生活无着落,无数企业家、老板、高利贷者、受高利贷迫害者跳楼自尽,而是正在毁掉中国整个实体经济、实体产业,直致整个经济。已经到了出重拳、用猛药整治高利贷等金融乱象的时候了。否则,中国经济金融将迈入万劫不复之深渊。

  从上市公司本身来说,上市公司争当“高利贷倒爷”,有促使“高利贷”迅速扩大蔓延的优势和基础。首先上市公司是各家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香饽饽,很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甚至低息贷款。其发放高利贷有雄厚的资金保证。一些上市公司来自委托贷款的收益甚至超过了主业,比如:钱江生化宣布对外委托贷款1.4亿元,年利率为12%,每年利息收入就高达1680万元,而公司一季度的净利润只有1369万元。武汉健民宣布对外委托贷款1.5亿元,年利率为20%,一年利息收入将达3000万元。而武汉健民上半年的净利润也不过3620万元。巨大的利益诱惑和示范效应,可能使得更多上市公司蜂拥而入高息贷款行业,更可能出现轻视主业甚至荒废主业的状况。

  高利贷的多层级倒腾资金,每个层级都要剥一层利润,这将大大抬高社会融资成本。而承受高利贷畸高融资成本的都是贷款难、融资难的中小企业。这对中小企业将是致命打击。笔者一直坚持的观点是,当前的中小企业融资难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不同的是,不是社会缺乏资金,而是过剩流动性不往中小企业流动。那么,流到了哪里呢?高利贷行业。高利贷横行给中小企业套上一个死结:贷不到款、融不到资是在等死,借到高利贷是在找死。更加可怕的是,中国大地弥漫的高利贷正在抬高所有行业实体的融资成本,一个高利贷正在快速毁掉中国实体经济乃至整个经济。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上市公司争当“高利贷倒爷”正在抬高房价、助推房地产泡沫。上市公司发布的委托贷款公告显示,有七成涉及房地产业务,房地产商对委托贷款额度需求量大,普遍愿意支付超过15%的年利率,有的甚至超过20%。这些高息委托贷款最终都打入了终端销售房价里。毫无疑问将抬高房价,助推房地产泡沫。

  上市公司与商业银行勾结成食利链联盟,正在恶化整个社会的融资环境,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认识。这样一个轨迹应该引起关注: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将巨额贷款按照基准利率甚至更低利率贷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以年息两位数的高息发放委托贷款蚕食高利差。而委托贷款谁来操盘呢?上市公司委托贷款业务的受托人,大部分是工行、农行、建行等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四大行作为受托人收取委托贷款委托人一定的手续费。这个利益链清晰了:银行贷款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以委托贷款高息发放出去吃高息利差,银行收取正常贷款利息和委托贷款手续费收入。各得其所,各自收益都很高。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委托贷款额增加7028亿元,同比增加382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20%。

  全民放贷、全民参与高利贷,连上市公司、国有银行都参与进来了,折射出现阶段我国金融业是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笔者从事银行业30多年,伴随和目睹了改革开放整个过程,而从来没有见到如此混乱的金融现象。其恶果和影响不仅是诸如江苏泗洪高利贷市场崩盘,可怜农民血本无归、生活无着落,无数企业家、老板、高利贷者、受高利贷迫害者跳楼自尽,而是正在毁掉中国整个实体经济、实体产业,直致整个经济。

  已经到了出重拳、用猛药整治高利贷等金融乱象的时候了。否则,中国经济金融将迈入万劫不复之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