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科学的公平判定


学会科学的公平判定

喻建国

人间经常有人声嘶力竭地呼唤着社会需要公平,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对社会公平该怎样看却是一个极需科学对待的问题。公平必须要针对确定的时空,必须要针对确定时空中的确定人群,必须要针对确定时空中确定人群的某一存在。

举个例子:房屋居住不公平,应该改变一下。就此情况的改变,先要确定是针对怎样的人群,是某一城市的人群呢,还是某一省份的人群呢,还是全国人群呢。若是针对全国人群,住在上海的人群就只占这一人群中的0.1292010年上海人均居住面积为18平方米,全国人群人均居住面积查不到数据,那就很难做出比较,也就说不上什么公平不公平。若是只是针对上海人来说,住在上海的人就可以衡量一下自己的居住面积是否大于或等于或小于这一18平方米,如果极小于18平方米,你就可以说你的居住面积实在太不公平了。

我常常听到人们在发生争论,仔细一听又常常会觉得他们争论的焦点是不成立的。比如在争论某一存在是否公平时,甲说某一A存在是不公平的,乙说某一A存在是合理的,两人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争得面红耳赤。细一听来,两人所针对的A存在本不是同样的,甲说的A存在所对应的时间和乙说的A存在所对应的时间相差几天或几个月或几年,甲说的A存在所对应的地点和乙说的A存在所对应的地点相距几公里或几十公里或几百公里,甲说的A存在所对应的人群和乙说的A存在所对应的人群只有部分是相交的或只有个别是相交的或完全不相交。如果认识这几点,甲说的A存在和乙说的A存在就完全不是同一个存在,应该分为A1存在和A2存在,或者完全应该认定为A存在和B存在。A存在和B存在怎么来认定它们之间的公平。

社会人群中把两个存在混在一起,而后来评定两个不同存在中的某一现象是否公平不公平,设想一下,这样的评定有价值吗,这样的评定科学吗,这样的评定会坏事,这样的评定会误导。

心怀叵测或者诡计多端或者心揣阴谋的人惯用的伎俩就是将不同存在混为同一存在,而后揭示其中的“不公平”、“不合理”,接着要求改变现状,往往这一现状是无从改变的,或者根本就无需改变,或者一改变就会出大事,不改不行,一改更糟,阴谋就此得逞,诡计于是获利,叵测鬼胎也就顺产了。

善良的人,追求科学的人,应该在研究某一存在是否公平时,首先搞清楚存在的时空,存在所对应的人群,还需搞清楚存在的细节。善良的人和追求科学的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决不能让心怀叵测或者诡计多端或者心揣阴谋的人得逞,善良的人和追求科学的人,也不能把自己的精力无谓地耗费在非科学的公平判定中。学会科学的公平判定是善良的人和追求科学的人的一种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