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滩工商所抓软环境发展


  响滩工商所抓软环境发展

      响滩工商所通过打假扶优和各种形式的宣传,进一步规范消费市场秩序,依法查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案件,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该所把增强广大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作为发展软环境的第一要务来抓。

     一、加强消费引导和消费教育,培养科学、合理、健康、积极的消费理念。

      (一)、围绕消费热点和维权难点,通过组织开展消费调查,适时发布消费警示,安排商品质量监测,通过工商红盾网站、县消委会315网站和与媒体合作开展消费教育讲座等活动方式,向社会发布各种消费信息、典型案例,向消费者倡导健康、文明、可持续消费的理念。

     (二)、认真做好中消协即将印发的《消费教育和指导大纲》教材的推广普及工作,结合实际建立消费教育指导中心或基地,培养一批消费教育和指导辅导员队伍。与媒体合作办好消费教育专栏,开展消费教育进校园活动。

     (三)、围绕当前的消费热点,积极组织在商品房、汽车、通讯、家用电器、家装材料、珠宝玉石、美容化妆、保健用(食)品等消费领域开展消费指导活动,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健康、积极消费。

      二、加强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一)、充分利用消费者申诉、举报、投诉和商品质量监测等信息资源优势,及时反映消费维权动态,公布监测信息,为政府决策和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提供参考,为消费者、经营者提供消费引导和消费警示,为营造和谐的消费关系和安全的消费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围绕消费热点和维权难点开展专项整治和维权活动。加强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质量的监管,继续推行“四制两查一承诺”监管模式;加强对商品房、家装、汽车、药品、保健用(食)品、美容、商业促销、旅游、通讯、金融和公用事业等服务行业的监管,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依法行政,加大查处消费侵权案件的力度。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及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各种专项执法行动,特别是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净化消费环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

    (四)、抓好典型消费侵权案例的披露活动。该所消委支会在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监督中,善于从日常投诉中,发现和抓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和突出问题,通过各种媒体,对典型消费侵权案例进行曝光,对假冒伪劣违法行为和欺诈行为进行披露,震慑违法犯罪。三、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维护良好消费秩序

       (一)、建立与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的消费维权协作机制。与企业合作建立起责任明确、联系紧密、反应快捷的消费维权体系。继续推进12315进企业等活动,全面延伸12315维权服务网络,充分发挥12315联络点和消协组织基层投诉站(服务站)消费维权、服务企业的作用。针对行业和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配合、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整改,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二)、加大对名优企业和产品的宣传、支持力度。通过开展“3.15”和质量月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多种形式的会展活动,并通过报刊、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开展多渠道、多形式、有文化、有内涵的宣传活动,加大对名优企业和产品的宣传力度。积极为企业提供服务,支持企业健康发展,营造消费和谐的社会氛围。

        (三)、加强对企业经营和售后服务行为的监督。及时向企业反映消费者的意见,畅通诉求渠道,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指导企业建立消费维权的绿色通道,凡有条件的村、居委会都要建立12315联络点,重点处理好群体性投诉,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四)、积极宣传推广中消协制订的《企业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社会责任守则》,研究具体的社会评估标准,抓好试点,培养典型,督促企业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关心农民消费,切实加强农村消费维权工作

        (一)、响滩工商所和基层消协组织加大对农村消费维权的宣传教育,普及消费知识,转变消费理念。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开展“送法律法规、送消费知识、送维权服务下乡进村”活动,帮助农民群众普及健康消费和农资识假辩假知识,特别是中小学的消费教育。引导他们学科技、学技术、学文化,提倡健康、文明、科学消费,转变消费观念,提高消费维权意识和能力。

        (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消费维权网络。农村是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的薄弱环节,市场规范化程度低,假冒伪劣猖獗。凡有条件的村组和社区都要建立“一会两站”(消协分会、12315联络站、消费投诉站),力争达到“五有”,即有悬挂的牌子、有制度上墙、有站点负责人、有投诉受理电话、有处理登记簿。不断拓展消费维权领域,不断强化消费维权力度,让消费维权的触角扎根到城效结合部和农村,为农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积极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增强他们的消费信心。

        (三)、加大农村商品市场的监管执法力度。围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红盾助农”等活动开展工作,切实加强对农村食品、日用消费品和农资的社会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努力推进行政执法、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业参与“四位一体”的农村商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体系建设。切实保护好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农村消费环境。

        (四)、加强农村消费市场调研。针对农村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和农民群众消费面临的问题,引导和鼓励企业面向农村市场,针对农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多生产、多经营价廉物美、质量有保证、适合农村需要的商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