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为财务信任付出多少?我说引入社会法则最佳


  无论大小企业的老板,可能都曾经为一件事纠结过,那就是财务信任问题。企业是一个动态的人群加财、物的合成组织,而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要不然那就是其他公益等组织了。

  最高决策层对于财务管理方面所要纠结的是该付出大大的代价来收买你的忠心和规避风险呢?我说一个简单的哲理:社会发展都是经过无数实践最终选择的结果,没有偶然的,社会越发展越会分工越细。引入社会法则,充分利用社会分工的细化,让第三方或者第四方介入是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所有存在的就有存在的道理,举例说明:社会上诸多的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本身就是对企业财务能力的一种补充,也是一种制约。财团如果和税官走的过密一定会有行贿的嫌疑,反受其累;但却可以名正言顺的聘请税务顾问机构。既防止内部财务出现诸多问题,又能补充外部协调的很多问题。第三方的财税中介机构是要求对企业所有者负责的,而且一定是有一定行业规则约束的专业力量。在我们实际的常年税务顾问客户中就有过发现房地产企业董事长绝对亲信做财务总监而挪用资金他用,但是最高领导者长期不知情的情况。在未形成既成事实损失前内部化解,形成了相互谅解的解决办法。对外呢,举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例子吧,自古聘用镖行的大有人在也能兴盛长久;勾结土匪的估计没几个有好下场的。

  关于财务信任,最简单的解决就是:外聘专项顾问,你也以光明正大的做账,向任何人说明。企业也都是聘请注册的社会保安公司不会去交黑社会的保护费一样。引入第三方力量正式借助别人身上的长处借助别人的平台把自身的问题解决好的良方,自己专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

  舍得舍得,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什么都放不下,也会什么都做不好身心疲惫,所得者甚少。很多世界知名的只有自己的品牌和理念,什么都不自己做,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