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唐坚持引才与引智并举,抓好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建立“人才库”,广发“英雄帖”,全力“招才引智”,打造高素质的“人才大军”,以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1—4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9.3亿元、利税22.85亿元、利润1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2%、52.2%和51.3%,分别提高了2.7个、26.3个和25.3个百分点。
好环境是吸引人才的一大法宝。为此,该县实行优惠政策引才、柔性机制招才、项目招商聚才“三策”广纳人才。他们先后出台了《关于引进招聘高层次人才智力的暂行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发挥科技人员作用的暂行规定》,对引进的人才在工资、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学就业等方面,都制定了优惠政策、措施。
近几年,时风、泉林、蓝山三大企业及民营企业根据市场形势和自身发展需要,围绕技术攻关,多方联系洽谈,先后引进高层次技术人员120多名,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0多项。去年,时风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引进李丽君和徐家川两位博士,对车室板件的声学贡献量分析与多目标结构优化、汽车车身逆向工程中关键技术两个课题进行研究,目前都取得重大进展。泉林集团的宋明信,原为省造纸研究院制浆造纸领域的高级工程师,现已被聘为泉林集团主管技术中心的总工程师,他主持研发的“木素有机肥”、“清洁制浆”、“环保本色浆”等三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效地突破了“纤维原料、环境保护、水资源”三大行业发展瓶颈,开创了“一草三用”制浆造纸的“泉林模式”。重涂高档铜版纸项目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清洁制浆GT废液资源化利用技术,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定为2010年度技术发明一等奖。
同时,该县还实行高层次人才工作聘用制度,采取咨询、讲学、兼职、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巧借外智为我所用。去年以来,通过政府搭台举办产学研创新大会,促成企业与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34个,建立了研发机构9个。时风集团、泉林集团、蓝山集团等多家企业分别从山东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引进了一批专家教授和创新团队,其中具有博士学历的创新型领军人才就有近40人。时风集团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同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纯电动汽车项目;蓝山集团与中国农科院合作研制了低温冷轧花生油和功能性花生蛋白设备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