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四大粮商四


ADM中国发展路线图
  
    借参股多家中国公司,收购压榨厂,掌控进口大豆定价权
  
    如果不是年初的全球粮食危机,异常低调的美国ADM(ArcherDanielsMidland)可能还在中国闷声发大财。但是现在,随着 ABCD(当前世界最大的四个粮商:美国的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法国路易达孚LouisDreyfus)四大粮商被公之于众,他们在中国的产业链条也逐渐浮出水面。
  
    染指中粮、华农集团
  
    ADM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食用油生产商及农作物加工商,在大豆、玉米、小麦(资讯,行情)和可可加工业务上均首屈一指,同时也是世界豆粕(资讯, 行情)、豆油、乙醇、高级玉米糖浆和面粉领域的主要公司。其在全球拥有超过 260家加工厂。
  
    在中国,ADM与最大的粮油生产企业中粮集团的关系就颇有渊源。在上世纪90年代初 ADM和中粮共同做油脂业务,包括发展“福临门”品牌食用油。据一资深业内人士介绍,ADM仅和中粮国际在油脂方面的合作投入资金就超过20亿人民币。在中粮集团控股经营的5家油脂企业中,ADM在大海粮油工业(防城港)有限公司中占有30%的股份,投入现金大概在4000万美金以上,其他几家ADM的股权稍微低些,平均在22%左右。而“中粮系”食用植物油的主要贸易进口对象理所当然是美国ADM.
  
  
    除了“染指”中粮之外,ADM还收购了华农集团湛江油脂厂30%的股份。除此之外,1995年,ADM还在中国大连建立了独资子公司———艾地盟动物保健及营养(大连)有限公司,并在广州和成都均拥有其他业务的工厂。不过,ADM在中国最常见的“只参股”的做法,对此九三油脂公司总经理田仁礼认为,跨国粮商投资我国大豆加工业是以销售“洋大豆”为前提的。“如ADM收购了华农集团湛江油脂厂30%的股份,却取得了其70%的原料采购权。这说明跨国粮商并不想利用我国大豆加工企业来赚钱,更不想冒大豆加工业的风险,只是想通过参股来获得进口大豆的话语权,把我国大豆加工业作为变现国际贸易利润的一个环节。”
  
    益海嘉里“划清界限”
  
    而ADM在中国扩张的“标志性作品”,则被外界更多地指认为2000年其与新加坡丰益公司投资组建的中国最大的粮油集团———益海集团。尤其是2006年底,丰益国际以 27亿美元收购了嘉里粮油,并与其在中国的子公司益海集团合并,成为规模更为庞大的益海嘉里集团之后。整个益海嘉里集团在中国累计投资40余家粮油食品以及相关业务的生产加工企业,遍及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青岛、秦皇岛等30个城市。在合并的当年,就有媒体称益海嘉里掌握了国内油脂价格的控制权,成为中国食用油寡头。
  
    不过,对于近期铺天盖地的报道,益海嘉里财务总监陆玟妤日前却向本报记者澄清:目前ADM只占新加坡上市公司丰益国际16%左右的股份,而且不参与具体的生产经营业务,只是一个股东,是“纯粹的投资者”。益海嘉里另一高层透露,2006年两家底合并时,ADM与丰益国际进行了换股,益海嘉里成为新加坡独资企业,“ADM只是买了我们的新加坡的股票,益海嘉里的董事长郭孔丰也是爱国华侨郭鹤年的侄子,并不像有些误传的说益海嘉里是ADM控股的企业。”
  
    生物柴油的推动者
  
    作为美国粮油老大,ADM在美国的网络渗透力更是强劲。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周立教授介绍,美国豆油压榨的四公司市场集中度在1977年为54%,1982年为61%,1987年为71%,2002年为 80%.前四大公司为ADM、Bunge、Cargill和AgProcessingInc.,其中前三大公司就达到了71%.
  
    因为手中有粮,ADM在美国及欧洲还成为生物燃油的不遗余力的倡导者及参与者。该公司已经在欧洲建造了每年生产3亿加仑生物柴油的工厂,在美国还建设了年产能1.35亿加仑的生物柴油厂,而且新工厂还在不断扩建中。
  
    因为每生产1加仑的生物柴油就大概需要7.5磅的植物油。在2年前,ADM公司副总裁威廉·坎普就表示,随着生物柴油需求量的日渐增加,未来 3-5年将会导致植物油供应吃紧,价格上涨。显然,这样供不应求的局面对植物油提供商ADM等来说,是最佳状态。但这种大肆发展新生物能源包括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的做法,正被认为是推高全球粮价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