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博用户数井喷背后的秘密


  7日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增幅仅为6.1%,网民规模增长减缓。然而,引人注目的是,微博用户数量以高达208.9%的增幅,从2010年底的6311万爆发增长到1.95亿,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

  关于微博用户数量的井喷,也许业内人知道一些秘密,而外界可能未必完全知道,这里公开三方面“秘密”。

  一、门户齐上阵,一起来推动

  在中国的一个普遍规律是,如果某个应用一旦被门户网站看上,那么这个应用很有可能就会火爆,甚至被门户网站抢走市场份额,曾经的博客是如此,现在的微博又是如此。

  最先抢占山头的门户网站当属新浪。2009年7月,饭否等一批网站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被关闭,这为一个月以后新浪微博的上线及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几乎没有对手、其他门户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新浪微博以迅雷掩耳不及之势夺得中国微博最大的地盘。

  然后搜狐、腾讯、网易、凤凰网、人民网的微博相继出现,甚至开心、豆瓣、天涯、新民微博等相继跟着出来。然而,门户毕竟是门户,从最近JiaThis的社会化媒体排行榜中不难看出,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及凤凰微博已经牢牢地占据了中国社会化媒体前20名中的5个席位。且最近6月份的数据还表明,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已经分列第2、3名。

  可以说,有门户网站的齐上阵,有门户网站的共推动,中国微博不火都难。

  二、媒体打头阵,企业政府跟

  从中国的主要微博平台看,开始最起劲的是各类媒体,有报纸、杂志、媒体网站、电台、电视台等等,也许有的人说这是因为这些媒体认为微博也很象是媒体,对于新媒体,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非常重视,经常将“全媒体”挂在嘴边。那么,既然微博这种新媒体发展很快,传统媒体自然觉得应该抢先使用,应该将其列为“全媒体”战略中的一环。

  的确,许多媒体一边使用微博作自己媒体内容的介绍进而引导线上流量或线下购买,一边使用微博发布一些即时性较强的内容或不太适合在传统媒体发布的内容,同时还能与受众互动。至少许多记者、电台电视台很喜欢微博,前者喜欢是因为很容易找到新闻线索,后者喜欢是因为可以让用户边看电视边用微博互动。

  接着敏锐地感觉到微博价值的是各类企业,无论如何,快速聚集了强大人气的微博平台就是价值所在——因为哪里人多哪里就有利用价值。各类企业使用微博宣传品牌、经营理念,介绍新产品或服务,进行售前咨询与售后服务,寻找潜在客户,引导消费习惯,发布行业信息,调查用户需求,招聘,危机公关等等,这么多功能几乎让企业的多数运营业务都可以搬迁过来。

  当然,还有政府部门,如公安系统等,他们发现微博是即时发布通知及与百姓交流沟通的好场所。他们发现,有些该公开的和需要马上通知的事,用微博都很容易完成。同时,体察民情在微博上也确有表现。

  有媒体,有企业,有政府,加上广大的网民的共同参与,中国的微博自然就火了起来。

  三、手机助微博,微博促手机

  CNNIC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

  其中很明显很重要的一个数据是,在微博用户暴涨过程中,手机微博的表现可圈可点,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从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

  报告认为,手机微博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微博应用在2011年高速发展,提供了庞大的手机微博用户基础;另一方面,微博应用是一种能很好发挥手机上网优势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手机微博服务的使用率。

  的确,短小精悍的微博特别适合在移动终端上使用,因为它不是长篇大论,不论看的人,还是写的人、评的人都会觉得比较轻松。越短越轻松,写的人门槛儿降低,评的人省事,留给看的人就是“快餐”。

  从某种意义上讲,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的发展要感谢微博,因为它让移动终端的作用越来越大,有不少人买移动终端的原因就是要用微博。从另一个意义上讲,微博也要感谢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因为它们让微博使用更方便,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用微博,自然微博用户数及登录时间都会大幅增长。

  当然,正如最近在一次论坛上我演讲时提到的,微博还有许多问题,如微博谣言、微博垃圾广告、微博虚假抽奖、微博购买粉丝、微博僵粉与水粉存在、微博恶意炒作、网络水军泛滥及微博恶搞现象,但相信依靠微博越来越成熟的管理机制及网民的共同努力,微博应该能发展得越来越好。比如,有人老发垃圾广告与低水平的东西,别人完全可以不关注他,如果都不关注他了,看他还怎么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