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名牌产品衰落的教训


  法国名牌产品衰落的教训

  在20世纪六十年代,法国是世界蘑菇的第一生产国,成品罐头行销欧洲各国。然而在今天,法国罐头那至高无上的地位早已为中国和荷兰取而代之,而且一蹶不振;曾经在世界各国畅销的法国巴斯克拖鞋,现在却被中国的草底帆布拖鞋击败,就连在法国本土市场,巴斯克拖鞋也销声匿迹;称雄世界多年的法国名牌拉链,也已被千万公里长的日本拉链缠裹,自从日本吉田公司以低于法国名牌拉链30%的价格冲击国际市场后,法国拉链厂的生意就此不景;年产850亿根香烟的法国烟草业,也受到美国和南非烟草厂商的打击,法国卷烟工人的命运岌岌可危。

  细究法国驰名于世的名牌产品频陷滑铁卢而中道衰落的成因,当然是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其中价格昂贵、交货太迟,以及保守教条三大原因,尤其值得我国企业界以之为鉴。

  先说价格因素,以衬衫为例:没有一家法国厂家会生产每件低于80法郎的衬衫,可三分之二的顾客却不愿以70法郎以上的价格来购买一种衬衫,因此,当遇上价廉物美的国外竞争对手,就不可避免地败下阵来。

  再看交货太慢的案例。在法国,传统制造厂商在时间上的要求一向反应迟钝。当一个商人要求他们在某个时间提供多少商品时,他们首先回答的是“不可能”。法国一家公司的经理说,在法国剪裁一件衬衫要20分钟,而在美国只需10分钟。再举园艺方面一个惊人的例子,要是一个巴黎零售商想在次日购进品种齐全的鲜花,那只有到荷兰才能办到,而荷兰的鲜花却有一部分来源于法国。在现代信息社会里,时间就是金钱,法国商家企业的慢,无疑是作茧自缚,让自己钻进死胡同。

  最后谈保守教条,法国制造商只会跟在市场需求的后面跑,而不太会走在它的前头,哪怕是半步。许多厂商总是捧着老教条不放:货好客自来,也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无需广宣传。结果,在许多法国人都穿上外国生产的棉布短裤的时候,制造厂商仍糊里糊涂地生产优质法兰绒短裤应市。虽然这也是一种名牌产品,但却因为未能适应消费者的时尚,最终成为积压品。

  上述三大弊病,可说是条条皆中生意经的命门死穴,如此进行市场运作,焉能使品牌之树长青?我国名牌产品不少,有些也正在效法法国那些衰落品牌之后尘,陆续陷入困境、绝境之中,前车之鉴,后车之覆,作为地球村村民之一员,我国企业界人士似应记取法国企业这些难得的经验教训,亡羊补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