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市四中高考点,二层靠东的一间教室门口,一位妈妈跪在地上,为迟到的女儿求情,旁边的一堆妈妈也抹着眼泪向老师求情。陈思的妈妈也边哭、边看一眼教室里的女儿。高考第二天,最后一个下午,女儿那件粉色小碎花的套裙,在教室的吊扇下,微微摆动,让她觉得轻松、踏实。
那是2008年的高考,已是大学三年级的陈思回想起来,依然在目。“我两天换了四套衣服,四套裙子,为了每门考试都有个新起点、好心情。”那年安徽的作文高考题目是“带着感动前行”,很多同学写成了汶川地震纪念散文。
拿到北京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陈思已经学完了拉丁舞,告别了同班小男友……她的通知书上写着——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这所女生为主的学校,传言是高晓松的后花园,高老师因醉驾被收容,不方便接听电话,无法证实,但校园里美女如云,浮云的云,确定无疑。
“女性学,是门新的学科。这三年至少教给我,女人该怎样批判地看待生活,而不是一味地接受,”这三年,他有了新男友,外籍华人教师;毕业的理想,从留学日本到找工作,到考研,常变常新。“我只有现在的想法,没有长远的梦,不拒绝生活的每一处变化。和他(男朋友)也不会有什么梦。”
她和同学带我去看女院的新图书馆,去瞻仰校园里最露骨的雕塑……在那对饱满的乳房,和那只茁壮小鸡鸡的石雕面前,她笑着,有点羞涩的、窥探着那对母子的幸福。她不会照相,照片上的小表情,总是过于一本,正经。其中一张达到极致:很肃穆、忧郁地望着远方,是那种,国民党统治期间,优秀的女共产党员,英勇就义前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