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医疗:医院和海外市场接力OTC,高增长有望持续
机构:湘财证券
研究员:陈国俊
评级:买入
盈利预计:预测鱼跃医疗2011-2013年EPS分别为0.60元、0.90元和1.23元
主要观点:
1. OTC业务高增长仍将延续。公司是医疗器械OTC市场的龙头企业,在康复护理和医用制氧两大核心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具有渠道覆盖面广和品种齐全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目前有800多个品牌专柜,终端销售网点超过10000个;
2. 公司43个产品中涵盖了37个康复护理品种和5个医用制氧品种。在渠道优势明显的前提下,产品叠加是公司OTC业务高增长的关键。从今年来看,制氧机和电子血压计将是主要增长点:制氧机经过去年的高增长,已经成为销售额超2亿的主导产品,今年仍有望保持50%以上的增长;电子血压计是今年的重点推广产品,销售有望翻番而过亿。从后续产品来看,血糖仪、医用空气净化器等都将陆续导入市场,成为2012年以后的新增长点。而传统产品仍将保持20-30%的稳定增长。综合来看,OTC核心业务在未来3年内将保持40%左右的高增长。
3. 进军医院市场,打造业绩增长新引擎。医院市场是公司继OTC市场之后的战略发展重点,公司已经专门成立医院销售队伍,其中高值耗材是公司医院市场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公司高值耗材系列仅有可降解缝合线,产品线稍显单一,亟待拓展。为此,公司一方面将通过并购来扩充产品线,并将今后的收购重点定位于高值耗材领域;另一方面正在苏州建设研发中心,专门负责高值耗材的研发。此外,数字式X光机(DR)、中心供氧系统以及全科诊断系统在经过去年的市场探索期之后,今年有望迎来突破式增长,成为医院市场的主导产品。
4. 国际化战略浮出水面,潜在空间巨大。公司2010年实现外销0.98亿元,同比增长99%,公司国际化战略已然浮出水面。公司将海外市场定位为OTC市场、医院市场之后公司第三阶段发展的核心增长点,体现了公司管理层的睿智和远见。公司出口以OTC产品为主,主要有分子筛制氧机、轮椅、雾化器等,地区以东欧和南美为主。在海外市场,公司去年可谓利好不断:一方面,公司制氧机通过美国FDA510K认证,成为中国唯一制氧机通过FDA认证的企业;
5. 另一方面,公司2005年与APM公司签订的关于禁止轮椅等相关产品外销的约定已经于2010年解禁,可以恢复对美国出口。目前主要制约公司产品出口的因素在于轮椅和制氧机的产能不足,公司优化保证内销市场,尽管如此公司外销仍有望翻番。未来随着轮椅和制氧机的募投项目的逐步投产,海外市场有望实现更大的突破。
海正药业:与辉瑞投资设立公司,合作模式更上新台阶
机构:中投证券
研究员:周锐
评级:强烈推荐
盈利预计:预测海正2011-2013年EPS为1.00、1.47和1.75元
主要观点:
1. 海正公告拟与辉瑞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投资总额约为2.95亿美元。合作生产以提供高质量的药物、通过全球的销售和营销平台实现有关药物更广泛的商业化、以及研究和开发专利到期药物。
2. 海正与辉瑞的合作是为双赢,主要针对的是国内制剂市场而非国际市场,未来产品将采用合资公司的品牌而非OEM。本次合作中,辉瑞看中海正丰富的国内制剂批文、产品梯队以及国内销售队伍;而海正看中的是辉瑞强大的国际品牌优势、专利产品以及营销能力。
3. 海正正在经历从特色原料药企业向品牌仿制药企业转型之路,与跨国公司合作将超越印度模式。近年来,海正跟跨国公司的合作日益增长。
4. 从协议内容来看,与礼来和辉瑞的合作从此前的兽药、中间体等少数产品扩展到越来越多的领域;从合作方式来看,从早期的转移生产逐步转变成合资建厂共同开发。与印度相比,中国巨大内需也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跟海正合作,海正在国际合作方面有望超越印度模式,实现更多共赢。
5. 厚积薄发,丰富的产品梯队效应渐显。海正多年累积的产品梯队正在逐步发挥作用,在国内制剂、海外制剂、跨国合作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公司未来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已经形成。
华海药业:美国FDA制剂认证再下一城,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机构:中投证券
研究员:周锐
评级:推荐
盈利预计:
主要观点:
1. 通过FDA认证品种的增多为实现大规模制剂出口铺平道路。华海早在2007年奈韦拉平片剂就已经通过FDA认证,但该产品一直处于专利期内,还不能在美国市场正式销售,随着认证品种的增多,华海实现大规模制剂出口的成功概率在增大;
2. 未来可能在制剂合作生产方面率先突破。华海通过FDA制剂认证的制剂产品除了奈韦拉平、多奈哌齐、苯那普利之外,公司还在进行氯沙坦的认证,与默克艾滋病药物,南新在普利类药物上的合作有可能率先取得突破,在销售上也更容易进入市场;
3. 2011年是业绩拐点,公司向上趋势明确。华海经过过去几年的积累,将逐步进入收获期。从外部环境来看,沙坦类药物专利的集中过期给公司带来了巨大机遇;从内部发展来看,公司在国内外制剂、原料认证方面获得大量的批文,未来实际制剂规模出口的时间点正逐步临近。
东北制药:增发搬迁启动,等待VC提价
机构:兴业证券
研究员:王晞
评级:
盈利预计:
主要观点:
1. 东北制药发布公告,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5,000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243,000万元,主要用于细河原料药生产基地的建设。该发行方案尚需获得辽宁省国资委批准,并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报中国证监会核准。
2. 发行概况。公司本次采用非公开发行的形式,向不超过十名特定投资者增发,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5,000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243,000万元。2010年,公司曾启动一次公开增发,但由于经营业绩出现较大波动,公司主动撤回。
3. 发行价格。本次非公开发行定价基准日为公司2011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预计为2011年6月22日)。发行价格为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90%。最终发行价格根据竞价结果由公司董事会根据股东大会的授权与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协商确定。
4. 募集资金项目。公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细河原料药生产基地的建设,基地建成后,原料药业务实行整体搬迁。募集资金项目有VC原料药、磷霉素系列产品、左卡尼汀系列等。募投项目投产后,公司维生素C、磷霉素等系列产品将达到FDA和COS标准,未来有望进入规范市场,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
5. VC政策,毋庸置疑。VC原料药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国际市场话语权的产品之一。然而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违规新增VC产能,导致行业严重产能过剩,企业处于微利的边缘。2011年3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发出《关于2011年维生素C生产计划的通知》,并规定了生产计划,全国年限产10万吨;2011年4月,发改委颁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不仅将维生素C列入限制类项目的首位,同时又将VC生产的重要中间体古龙酸列为限制类项目;2011年4月,SFDA颁发《关于加强维生素C原料药生产许可管理的通知》,规定不得向违规项目形成的维生素C原料药产能申请颁发《药品生产许可证》。政策之严厉,毋庸置疑。
6. VC行业有望步入供需平衡的正轨。未来VC行业将面临多重监管,企业的违规成本提高:1)发改委限制新建、扩建中间体古龙酸和维生素C原粉(包括药用、食品用和饲料用、化妆品用),从上游卡断维生素C的原料供给;2)地方政府根据发改委的年度生产计划,整顿不合规的过剩产能;3)药监部门严格控制《药品生产许可证》的更换和发放;4)商务部和海关等根据生产计划,规范出口。在政府部门严厉的政策下,VC行业未来有望步入供需平衡的正轨,企业也会相应受益,获得合理的回报。
7. VC涨价,指日可待。目前VC价格约为5.6美元/千克,略高于年初5美元/千克的水平。然而,涨价的因素已经显而易见:1)国家对VC行业的严格监管措施逐步到位。我们认为,政策的执行需要一个“软着落”,短期的平静并不意味着政策的虎头蛇尾,我们对政策有信心;2)上游原材料成本推动,VC发酵原料的源头是玉米,玉米价格的上涨也将促使企业提价,以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3)华北等地区限电,对VC这种高耗能行业来说,会有较大的影响。从过去看,企业会采取轮流停产检修的方式减少供给,促进价格提升。而据健康网消息,五大巨头中的鲁维最近已经停产检修,有望成为VC涨价的催化剂。(鲁维产能约3万吨,产量约2.4万吨)
新和成:受益维生素提价,新业务拓展迅速
机构:国信证券
研究员:贺平鸽
评级:谨慎推荐
盈利预计:预计公司11-13年EPS为1.71/2.0/2.14元
主要观点:
下游行业景气,市场供应受限,VE/VA继续提价是大概率事件。预计旺季到来后,VE价格可能上升至180元/kg左右,VA提升至200元/kg。受益于提价,公司11年业绩增长有望超预期。中长期来看,VE、VA处于寡头垄断格局,进入壁垒高、盈利丰厚,竞争格局有望维持较长时间,促使公司业绩稳定增长。在不考虑提价的情况下,我们预计公司11-13年EPS为1.71/2.0/2.14元,对应11-13PE为15/13/12。目前估值相对偏低,市场对提价预期尚未充分反映,并对公司估值的理解仍停留在强周期性品种范畴。未来随着提价预期兑现,以及新业务快速拓展,存在“业绩+估值”双升空间。维持“谨慎推荐”评级,及一年期合理价34-40元(12PE17-20x)
华海药业:多奈哌齐美国市场获批,实现重磅品种快速仿制
机构:国信证券
研究员:贺平鸽
评级:推荐
盈利预计:维持11-13年EPS0.40/0.50/0.63元
主要观点:
对于国内特色原料药企业转型制药企业出口国际规范市场,我们的观点是“厚积,以待薄发”。华海药业产业升级路线清晰,中长期趋势向好,但过去几年业绩连续低于市场预期,预计短期业绩波动仍较大。2011年业绩增长将主要来自沙坦类和国内制剂,维持11-13年EPS0.40/0.50/0.63元和中长期“推荐”评级。
浙江医药:受益维生素提价,新业务是未来亮点
机构:国信证券
研究员:贺平鸽
评级:谨慎推荐
盈利预计:预计公司11-13年EPS为2.86/3.23/3.42元
主要观点:
下游行业景气,市场供应受限,VE/VA继续提价是大概率事件。预计旺季到来后,VE价格可能上升至180元/kg左右,VA提升至200元/kg。受益于提价,公司11年业绩增长有望超预期。中长期来看,VE、VA处于寡头垄断格局,进入壁垒高、盈利丰厚,竞争格局有望维持较长时间,促使公司业绩稳定增长。
康美药业:收购普宁中药材市场,推进中药全产业链布局
机构:申银万国
研究员:娄圣睿
评级:增持
盈利预计:维持公司2011-2013年每股收益0.55元、0.72元、0.90元,同比分别增长69%、31%、25%
主要观点:
1. 董事会审议通过接管普宁中药材市场并投资10亿元建设的议案。
2. 普宁市场是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普宁地处广东省东南部,中草药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普宁中药材市场目前定位于贵细药材交易,以礼品市场为主,年交易额超过20亿元,是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
3. 投资10亿元建设成华南中药材集散中心:公司今年5月以1838万元竞得普宁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国有房地产,获得普宁市场管理权并进行企业化改造。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中药材及饮片交易市场、中药材电子交易平台、配套物流、仓储、养护设施、质检中心、办公楼等相关设施。项目计划用地650亩,工期2年,最终建设成华南地区中药材集散中心。
4. 中药全产业链战略布局逐步推进:公司先后完成亳州和普宁中药材市场收购并进行专业化改造,后续还将收购安国等中药材市场,逐步完成全国战略布局。
5. 目前我国中药材市场类似于农副产品市场,中药材质量不可溯源,流通仓储混乱,公司通过收购和建设现代中药材市场,促进我国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行业走向规范,长期来看中药材价格上涨,公司将获得不错的收益。
哈药股份:总厂环保需改进,对经营影响有限
机构:兴业证券
研究员:王晞
评级:推荐
盈利预计:2011-201年EPS为:1.07、1.30和1.45元
主要观点:
1. 哈药股份发布公告,称2011年6月5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出了关于公司分公司哈药集团制药总厂(以下简称“制药总厂”)污染物排放有关问题的报道。
2. 对于媒体报道的排污事件,公司做了如下说明:关于废水排放。公司表示,目前制药总厂环保车间正处于检修期,制药总厂虽已采取了相关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但因部分设施、设备暂停运行,造成污水排放指标未达标。关于废气排放,公司表示,制药总厂一直把气味治理作为环保治理工作的重点,已针对气味问题做了大量的治理工作,近年来已陆续建设了7套气味处理设施,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气味已得到明显改善。哈尔滨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站多年来多次组织对哈药总厂的专项监测,检测结果表明该厂硫化氢排放量多数达标,只有2009年8月12日晚9时至12时的1次监测,反映硫化氢超标1.37倍。环保部门已于6月7日重新进行检测,目前尚未有检测结果。关于焚烧固体废弃物,公司表示,报道中播出的焚烧固体废弃物的画面,为公司另一家分公司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制剂厂,其与制药总厂毗邻,主要以医药包装材料和口服固体制剂产品为主。该厂为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包装物流失到社会上被造假者利用,每年进行定期定点焚烧。经查,该企业存在不按规定擅自在厂区外的生活垃圾贮存池进行焚烧的情况,公司已责令整改。
3. 我们认为,媒体报道的内容,表明哈药总厂在环保方面有不到位的情况。哈药总厂是国内抗生素行业的标杆企业之一,而抗生素行业一直面临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随着国家对排污标准的不断提高,企业的环保成本也在增加。哈药股份称,公司近年已累计投入4亿元用于清洁生产和环保治理,主要建设了废水预处理及污水处理、气味、锅炉烟气、噪声等各项污染处理设施。每年各项环保设施的运行费用在5000余万元。如此高的投入,也难免出现问题,表明抗生素企业环保达标的难度确实很大。
4. 针对此次暴露的问题,公司方面采取如下措施:对部分车间减产,加快快污水处理厂的检修改造进度等措施,力争降低检修期内污水排放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检修。同时,公司将建设新的污水处理生化池,以确保在检修状态下保持合规排放。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厂区周边居民带来的影响,公司年内将加快实施气味治理项目,进一步改善周边大气环境质量。对制剂厂燃烧固体废弃物已整改完毕,对责任人已进行处理,今后公司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垃圾销毁。
5. 我们了解到,目前当地环保部门已经着手调查,预计还需要一段时间才有结论。在此之前,哈药总厂的生产经营还在正常进行。由于哈药股份是哈尔滨国资委所属的大型企业,当地的利税大户,我们预计地方政府会尽量减少对公司正常生产的影响。未来公司可能会面临一定的经济处罚,增加环保支出。长期看,此次事件可能会促使哈药总厂尽快搬迁,减少对居民的影响。
6. 我们认为,此次事件短期对公司经营影响不大,后续我们会跟踪事件的进展,并对影响作出进一步评估。
华海药业:氯沙坦钾美国市场获批,制剂出口更上一层楼
机构:国信证券
研究员:贺平鸽
评级:推荐
盈利预计:维持11-13年EPS0.40/0.50/0.63元
主要观点:
1. 华海药业8日公告:氯沙坦钾片(规格为25mg,50mg,100mg)的新药简略申请(ANDA)获得美国FDA批准,具备美国市场销售资格。截止目前,公司共有7个制剂产品、10个原料药产品通过了美国FDA的现场认证。
2. 继6月3日多奈哌齐美国市场获批之后,公司又一重磅品种氯沙坦钾获得美国市场批准。2007年公司首个产品奈韦拉平通过美国认证开启了公司美国ANDA认证之路,而近期重磅品种多奈哌齐和氯沙坦钾相继获批则标志着公司对FDA的药证注册已经比较熟悉,具备了快速仿制专利到期重磅品种的能力,公司制剂出口更上一层楼。因而,缺乏在规范市场的药品分销网络是华海进军仿制药市场的主要瓶颈所在。我们认为通过与当地分销商/仿制药公司合作的方式可能是华海目前实现地域扩张的最佳选择。随着ANDA储备日益丰富,预计2012-2013年公司有望实现较大规模出口制剂。对于国内特色原料药企业转型制剂企业出口国际规范市场,我们的观点是“厚积,以待薄发”。
医疗保健行业-华海药业:氯沙坦钾片新药简略申请(ANDA)获得FDA批准
机构:高盛高华证券
研究员:钱风奇
评级:
盈利预计:
主要观点:
1. 华海药业氯沙坦钾片新药简略申请获批。华海药业(600521.SS,买入,6月7日收盘价:人民币13.75元)6月7日宣布,其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申报的氯沙坦钾片(规格为25mg,50mg,100mg)的新药简略申请(ANDA)已获得批准,批准文号为091497,这标志着该制剂产品具备了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资格。这是2011年华海药业获批的第二项ANDA,此前公司于6月2日宣布其盐酸多奈哌齐片ANDA获得FDA批准。
2. 新的ANDA将进一步支撑沙坦类产品销量增长。华海药业新近获批的ANDA为氯沙坦钾片,是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钾片由默克公司研制销售,商品名为科素亚(氯沙坦钾氢氯噻嗪复方制剂商品名为海捷亚),该项专利于2010年4月6日到期(图表2)。科素亚/海捷亚在2009财年/2010财年为默克公司创下35.60亿/21.06亿美元的销售额。但仿制药的竞争导致2011年一季度科素亚/海捷亚销售额同比下滑46%至4.26亿美元(2010年一季度为7.82亿美元),2010年4月,以色列Teva制药成功挑战默克的科素亚/海捷亚专利,获得FDA批准拥有了氯沙坦片仿制药180天的独占权。华海药业是该仿制药的第13个ANDA获批企业。因此,我们预计在公司展示清晰的定价策略和成本优势之前,短期内该仿制药不会成为华海药业盈利的主要贡献力量。华海药业早在2007年4月25日就已提交氯沙坦钾片DMF(药物主文件,编号20716)。我们预计2011/2012年公司将有人民币6,500万元/2.61亿元的收入来自制剂产品的海外销售。2011年一季度,华海药业的沙坦类产品销售额达人民币1.26亿元,同比增长134%(2010年全年为人民币2.79亿元)。目前公司氯沙坦年产能为180吨,我们预计到2011年底,华海药业沙坦类产品的总产能将达750吨,足以支撑1月份与诺华/山德士结盟后沙坦类产品的大幅增长,以及在ANDA获批后沙坦类制剂产品未来在美国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