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中国广告与营销业者潜心钻研跨国公司的实践真知却苦于不得门而入、始终无法摆脱落后状态;如今,拜数字时代之赐,中外公司在数字营销领域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企业迎来历史性的、跨越式的发展契机。近期,包括《波士顿环球报》网站、路透社、CNBC、美国在线、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网站在内的众多国际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地关注与报道这一话题。
报道指出,中国的数字营销企业在与规模接近5亿的中国网民的互动中积极创新,籍对互联网用户行为取向的深刻洞察,创造出无限营销商机与价值。
“多年来,中国广告与营销业者潜心钻研跨国公司的实践真知却苦于不得门而入、始终无法摆脱落后状态;然而,全新的数字时代却为中国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良机。”总部位于北京、中国最成功的数字营销代理机构“华扬联众”创始人兼CEO苏同认为。
互联网在中国已成为80后、90后出生一代年轻人的第一信息、娱乐来源以及职业发展通路。传统模式的广告与营销手段已日渐显示不合时宜,38岁的苏同说道。
苏同在1996年创立了华扬联众公司,不过从2004年起,他决定将公司业务全部集中在数字营销领域。在过去7年间,他带领的华扬联众赢得了一连串的行业奖项,并成功开发了内容营销、技术解决方案、数字广告分发平台开发与应用等,为国内外众多品牌提供整合式的数字营销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与世界其他地区网民相对照,中国互联网用户的行为偏好在本质上而言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化特征。“除了美国之外,中国拥有全球发展最快的、最全面的数字营销产业;而在门户、电子商务、视频网站等各个子领域,中国市场往往有多家领先企业同时竞逐的局面。”苏同介绍说。
《自内而外的中国》(2011年2月出版)一书作者Bill Dodson也有同感。他说,中国网民相比美国网民在互联网上花费更多的时间玩游戏、阅读软新闻、使用流媒体(诸如下载电影)、从事在线社交(尤其是频繁使用QQ)......“而且,与西方网站相对静态的网络信息呈现方式不同,中国互联网的信息呈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社会本身的特点:充满动态感、活跃而有力。”Dodson概括说。
此外,据苏同介绍,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更热衷于UGC(用户生成内容)。——这里不得不提到微博在中国的热度。以新浪微博为例,开放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已拥有1.2亿用户(截止今年1月数据),其中4000万为活跃用户。根据预测,该用户群将在明年达到2亿之众。
通过新浪微博发送的消息如今已达到每天3000万条(其中,最活跃的前100位微博主累计拥有1.8亿粉丝群)。另外,约有5000家企业和2700家媒体机构也开设了微博帐户。
顺应微博热,华扬联众前不久在中国推行了一个创新的营销活动,帮助“必胜客”品牌向市场推出26款新产品。共有17万微博拥趸参与了该项活动的互动,另有47.5万微博主作为消费者品尝了“必胜客”提供的优惠新品。
苏同说,通过微博的平台让广大消费者品尝新品、享受优惠、互动交流体验,这是一个全新的营销理念。相比传统的单向广告投放,消费者的反响更积极——因为他们可能觉得单向传播的广告“商业味”浓、而当看到熟悉的朋友的评论与感受分享,消费者更乐意尝试接受这些新品。
在广告业学者眼里,这样的营销方式创新是可嘉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刚教授(其本人还负责“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说,他相信很多本土的数字营销公司会成为未来的主导者。“这些公司行动迅速、善于适应变化,比起数字领域的国外营销者拥有更引人注目的优势。”
“从根本上说,面对一个14亿人的市场,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营销专家都没有现成经历,而用在其他地区和国家成熟有效的方式在中国市场发展可能恰恰是一种‘局限’。”
“对最优异的营销者而言,目前的挑战和乐趣在于如何创造有影响力的内容,形成关注、并引发目标用户的兴趣和需求。”陈刚教授说。
也许,华扬联众的目标正在于此。去年夏天实施的一个悬念营销案例可以证明这一点——通过病毒营销的方式,一支包括怪兽、丛林、追逐等离奇内容的视频在互联网、户外、社会化媒体平台广泛传播......而视频中从未提及任何品牌名称,跨媒体平台的广泛传播优势又使一波接一波的事件与悬念激发出受众极大的好奇心......此时,视频中开放式的结尾又为网友在线交流探讨留下极佳空间......最后,当悬念揭开之时(也是BMW M Tiger Edition新车限量发布之日),本次营销活动无疑为客户品牌积聚了足够的人气与关注。
与此同时,华扬联众还尝试推出网络偶像剧。相比传统的电视剧,网剧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而且不需要像电视剧那样经历长时间的审批(这一时间可能直接损耗了剧中植入品牌的营销时效性)。在中国,目前网剧的受众规模达到有2.84亿,他们日均观看网剧时间为半小时。
搜索引擎营销和移动终端的数字营销也同样是华扬联众的战略高地。据调查显示,在中国8.79亿手机用户中约有3.03亿是手机网民,可见发展空间巨大。
“总之,我们配备有团队及时更踪最新的趋向、来推出创新的服务,”苏同说。“对华扬联众而言,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人才瓶颈,因为这个行业是如此年轻,所以没有现成的‘资深人士’供给。”
行业观察人士认为,中国消费市场本身的体量昭示着中国数字营销行业拥有非常美好的前景;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独特的民情、文化以及中国互联网产业本身特有的DNA,也使得像华扬联众这样的本土领袖企业拥有一个免疫于外来竞争侵蚀的港湾。
正如《自内而外的中国》书作者Dodson所说,“无论从语言文字,还是从政治、技术、商业角度而言,中国的互联网疆域具有独特的‘城墙’——这也意味着,中国的互联网广告营销产业与外部世界之间也形成了一条‘护城河’,这条河的宽度今后也许会更宽......”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跨国企业绝对不会坐视,他们将一如既往地觊觎中国巨大的市场机会。Dodson认为,跨国机构中的品牌客户(广告主)一定会更多地与本土广告营销代理机构合作,来攻克中国消费者市场;而陈刚教授则预测,跨国广告公司也一定会通过与本土代理机构的并购与股权合作方式来提升中国本土市场份额。
而致力于巩固并加强其领先地位的同时,苏同的梦想并不局限于本土。他说,“随着中国企业的日益国际化,我们也会伴随他们一起在国际市场开疆拓土。”(来源:之华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