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易先生一叙 文 / 张妙阳


 

与李易先生一叙      / 张妙阳

 

电话约了几次,惜琐事困身,难以抽空,我带着歉意,六月五日终于与多年不见的李易在他北京工作室见了面。

李易依然爽朗豪迈,一身北京爷们儿的气魄。李易还是李易。多年未变。

打开话匣子,我们无拘无束,毫无障碍,十分亲和地聊开去。

根本不因少见而有任何隔阂。这就是艺术工作者的相知默契。

古人云:“文人相轻”  这是一撮文人的偏狭。

 

素来我认为:跟大陆的配音人之间,我们互为欣赏,彼此支持。这实为难得。

我欣赏大陆配音界朋友的心胸,无论在前线工作的配音人,或是幕后的编导们,几乎对我都很了解,很欣赏,很接纳。绝不因我长在新加坡,立足香港,有截然不同的配音风格而有丁点儿误解,相反,包括李易,孙跃斌,姚科,苏阳等配音大腕儿,对我非但绝无一丝的心理排斥,反而在不同场合及研讨会上,对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这就是艺术胸怀。

我深深感佩。

 

对大陆配音界这些可爱可敬的朋友们,我祝愿他们为中国的配音事业不懈努力,寻觅后起之秀,提携后进成为中国的配音接班人。正如我对李易说的:“到这年岁,我多想把自己的配音体会和经验倾囊相授,传给年轻一代呀。”

他微笑说:“身为全球华人世界的电视“频道声”先行者,您的心得体会太宝贵了”

与李易畅谈近四个小时,握手告别时,耳边响起他的一句:“但愿再过几年,中国的配音,不再只是一个行当,而是一个被人们广受尊重的专业”

 

回酒店路上,北京的夜风,格外清爽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