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社会管理的概念:
创新社会管理,就是对社会管理的创新;创新社会管理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
创新社会管理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
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
1、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
2、社会管理如果搞不好,社会发展将受到制约和影响;过去取得的社会发展成果,也将受到侵蚀。
3、没有社会管理,就没有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
三、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
1、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
2、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好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增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协调性,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地区发展,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才能落实科学发展的统筹兼顾的要求。
4、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企业和谐发展的概念: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在企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中,企业与所有跟企业有关联的社会关系、自然环境等要素,建立或达成了一种相处和谐、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状态。
五、构建和谐企业的四大作用:
1、引领企业发展的文化和谐;
2、组成企业的“人”与“事”和谐;
3、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和谐;
4、企业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和谐。
六、创新企业管理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关系:
1、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
2、创新企业管理是创新社会管理的组成部分;
3、创新企业管理直接影响创新社会管理与企业和谐发展。
七、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念:
企业管理创新是人们关于企业管理这一种活动的创新;企业管理创新主要包括管理理念、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
八、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
1、从广义的角度来讲,管理包括企业管理的所有行为,企业所有的创新活动,比如:文化创新、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等,都可以说成是管理创新的内容;
2、从狭义的角度来讲,管理与经营、技术等是有所区别的;
3、就管理本身来讲,管理创新包括:
(1)管理理念或管理观念的创新;
(2)管理理论的创新;
(3)管理方法的创新;
4、对企业来讲,管理创新的内容包括:
(1)企业行为的环境、利润来源、经济增长点——作业区、生产现场等;
(2)管理或服务作业区、生产机构的职能管理、服务部门;
(3)某一行业普遍感到有难度、高度的难点、重点、热点等共性管理问题(如无效作业、能源消耗、材料消耗、资金管理等);被人忽视的、有潜力可挖的管理细节问题;
(4)适应行业环境变化和企业发展的管理创新,包括:企业机制、组织机构、职能分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表单、规范、规程等的优化。
5、文化创新与经营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关系:
(1)文化创新是导向性的创新;
(2)文化创新,需要也必须与经营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相融合;
(3)经营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现文化创新,同时,也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九、《精细管理工程》有助于企业管理创新与和谐发展:
1、精细管理工程的概念;
2、精细管理工程的精髓;
3、精细管理工程法的内涵;
4、案例:40多家企业借鉴精细管理工程。
十、创新的五种常用方法:
1、综合法或归纳法;
2、嫁接法;
3、类比法;
4、延伸法或类推法;
5、逆向思维法。
十一、有效创新的原则或特征:
1、超过同行业的社会平均企业管理水平;
2、超过企业自身过去的管理水平;
3、解决企业管理中的某个、某类问题或难题,促进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与管理效率的提升,助推企业经营行为能力的增强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4、能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新的规范,使企业上升到一个新的创新基础;
5、丰富管理科学或社会科学,为社会公众带来有益的启发和信息,为消费者和客户带来新的享受。
十二、规范是企业创新管理与和谐发展的基础:
1、企业管理创新与和谐发展离不开规范;
2、管理与规范之间的关系;
3、规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4、规范如做不好,就易有不和谐的“四出”。
十三、企业文化为企业创新管理与和谐发展指方向、添动力:
1、企业文化的概念;
2、企业文化的组成;
3、企业文化的作用;
4、转变和树立有助于创新管理与和谐发展的观念;
5、如何构建卓越的企业文化;
6、高绩效团队是创新管理与和谐发展中的主力军。
附:刘先明简介: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武汉工程大学客座教授,襄樊学院客座教授,苏州胥城大厦、书香连锁酒店等单位的企业文化顾问。湖北省企业文化促进会学术顾问。享有“红色咨询师”的雅称。
2001年创立了“精细管理工程”、首创性提出了“岗位主人翁”的新概念; 2005年首创性提出了煤矿领导“捆绑式下井”的新观点。上海铁路局、九寨沟风景区等40多家单位借鉴了精细管理工程。2002年在天津、东莞两民营企业首创实践了“签约总裁”和“签约总经理”的咨询新方式。
曾为大庆油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海尔、海信、美的、红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三院、北京市容委垃圾渣土管理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20工厂、北京空军十总队、中船重工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储粮、中平能化集团易成新材料公司、胥城大厦、书香连锁酒店、川庆钻探、长庆油田采气一厂、辽河油田、中原油田、大庆燃气、镇海炼化、上海石化、吉林石化、天津石化、首都机场、上海铁路局、红金龙集团新业薄片、北京京煤集团、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山东农行、吉林邮政、四川电力、深圳卫视、潍坊报业集团、潍坊地税局、新华联集团、中建三局、中铁四局、中十冶、安徽交通投资集团、湖北路桥、内蒙古移动、北京贝尔、北京朗姿服装、上海医药、海南永青、安徽和威、锦州航星集团、黄山永佳集团、陕西北元化工集团、山东鲁西化工、北京怀柔医院、北京平谷医院、徐州中医院等百余家单位提供了企业文化、精细管理工程、管理创新、文化营销、品牌推广、人力资源管理、客户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咨询、培训服务。
曾被中国企业评价协会(隶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聘为第二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活动的评审工作专家;200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培训师;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企业管理咨询大师;2008年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行业百名功勋人物”;2009年被推荐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或建国60周年创新人物”;入围2010“创业中国年度十大创新人物”;2010年被授予“中国经济建设特殊贡献人物”荣誉称号;2011年3月被特邀为“功勋中国系列人物”提名候选人。2011年3月被中国民营商业联合会推荐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荣誉称号。2011年6月下旬,中国民营企业家联合会理事会增补刘先明为中国民营企业家联合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