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包榨菜的价格就是2200元。这是中信证券分析师黄巍在6月24日发布的《推高端产品拉升企业形象》的研究报告里告诉投资者的。该报告称,涪陵榨菜今年推出的600克装的沉香榨菜零售价为2200元,成为涪陵榨菜最高端的产品,提升了涪陵榨菜高端产品形象。
这显然是一种“天价榨菜”。但这种“天价榨菜”还是榨菜吗?黄巍在《推高端产品拉升企业形象》中称,涪陵榨菜今年推出的600克装的沉香榨菜制作工艺独特,复制了巴国古法腌制工艺倒匍坛沉香,以2月江风自然脱水,腌榨后要用河沙封坛倒置沉入乌江底进行自然酝酿,全程均为纯手工制作,至少3年才能酿成,极品沉香榨菜则要酿制8年以上方能上市。原来这榨菜也有“8年陈酿”,真是榨菜换了马甲之后,差点让人认不出来了。
但“天价榨菜”还是榨菜。尽管黄巍将“天价榨菜”鼓吹到“拉升企业形象”的高度,但黄巍的研究报告,难逃忽悠投资者的嫌疑。首先,这种“天价榨菜”并非是今年将要向市场投放的一种高端榨菜产品,实际上,这种“天价榨菜”好多年前就已经推出来了。可查的资料显示,早在2007年,重庆商报曾报道称,600克装的“沉香榨菜”,定价2000元/盒,而同重量的普通榨菜市场价不到5元。当时报道称,“天价榨菜”2001年就开始初步制作了。黄巍将早有生产的“沉香榨菜”作为今年该公司将要推出的“高端产品”,这显然是对市场的误导。而且,涪陵榨菜董事会人士表示,沉香榨菜产量很小,基本只在涪陵地区销售,且主要是用来送礼的,对公司利润基本没有影响。而黄巍在研究报告中似乎有意掩盖这一事实,这同样也有误导投资者的嫌疑。实际上,黄巍清楚地知道,沉香榨菜只是个噱头,实际上并不产生什么利润。但黄巍仍然还要鼓吹涪陵榨菜《推高端产品拉升企业形象》,甚至给予涪陵榨菜维持“增持”的评级,其目的何在?恐怕只有黄巍本人才能作出解释。
很显然,“天价榨菜”是“石墨矿”事件的进一步延续。今年以来,中国宝安的“石墨矿”事件在市场上闹得沸沸扬扬,但最终深交所以一个“通报批评”为该事件划上了句号。不仅中国宝安无须为“石墨矿”事件承担责任,就连四家涉嫌发布虚假信息的券商也一并逃脱问责。虽然在对该事件的调查之初,证监会建议受害投资者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最终因为没有证监会的“处罚决定”,投资者起诉有关券商的诉状被法院驳回。甚至就连证监会的官员也表示,对“研报门”事件的监管处罚尚存困难。应该说,在“石墨矿”事件中,有关券商的研报带给市场的影响是恶劣的,也给不少中国宝安的投资者带来了损失。但这样的严重事件尚且得不到有效的处理,这对于那些违法违规的券商来说无疑是一种鼓舞。在这种背景下,“天价榨菜”的破土而出也就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了。
因此,“天价榨菜”与其说是对投资者的忽悠,不如说是对市场监管者的一种挑衅。市场监管者就连“石墨矿”事件都可以放生,又能拿“天价榨菜”如何呢?也许,股市里还会有更多的“事件”在等待着考验中国股市监管者的监管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