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与管理的故事之七


[原创]佛与管理的故事之七

王一博于2010年5月22日贵阳新添寨

 

       佛与管理的故事之七“禅”与“定性”

       无论进行什么样的“修行”,而“定性”是第一位的。“定性”是什么呢?就是把身心全部放在你要“修行”的“地方”一直不动,无论什么样的诱惑或痛苦都不能影响你的“定”,你的“定”在很深很深的一个“地方”。随着你的“定”的力量的不断加强,也就是“定力”的不断加强,你的“定”能达到深不可测的一个“地方”。

       无论人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也无论干什么的事业,想成功或获得大的成功,“定性”是第一位的。

       在实践中的“定性”具体体现就是千锤百炼而百折不回。如能达到这一点,无论干什么样的工作,也无论干什么的事业你都会成功。人世间的“修行模式”都是通的,也千差万别,但“条条大路通罗马”,就看你的“定性”如何。

       “定性”有时也体现在一个人的胸怀和城府,在你的胸怀和城府里能变的是“星移斗转”、“时光荏苒”、“物是人非”,不变的就是很深很深的、深不可测的这个“地方”。

       你的“定性”要“定”的这个“地方”,必须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地方”。是能“自度”或“度人”的“地方”,而非“鸡鸣狗盗”“杀人越货”。譬如,共产党“定”的那个“地方”是“实行公有制”和“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很有意义的,这是值得其他政党学习的。再譬如,运输企业“定”的“地方”就是“运输”,无论往“什么‘地方’‘深’”,是“马车”、是“火车”、是“汽车”,还是“飞机”,“运输”这个“地方”不能变。

       通往“定”的这个“地方”的“路”就是“禅”。“禅”里面有很多的“关隘”或“隘口”,须“修行”的人们用自身的努力或“定力”,才能通过。也许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最后达到这个“地方”。

       “禅”是“修行”的过程,是考验修行人的“佛性”的过程,也是验证修行人“定力”能达到什么样程度的过程,也是“禅”评估系统评估测评“禅”过程的唯一的依据。

       你的“禅”也许“波澜壮阔”,你的“禅”也许是“涓涓细流”,而你的“禅”也许是“一事无成”,你选择什么呢?这要看你的“定性”如何,你的“定”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