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创举 我们的价值


我们的创举 我们的价值
-------为山西省钢材商会2010-2011年刊而做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明天将向哪里去?这一哈姆雷特式的命题,从没见过能像今天这样,以如此大的魔力困惑着国人。放眼今日之神州,大至一个区域和城市,中至一个行业和企业,小至芸芸众生,不论你是否情愿、是否理解、是否承认,只要你想少走弯路,你都必须科学、准确地对此做出回答----我们的定位。
一年来,山西省钢材商会理事会团队几乎每次会议都在为商会发展“定位”,或者为商会战略“校准”。面对一个个鲜活的、个性鲜明的精英及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会员企业,我们深深感到,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机会频生的时代里,人或企业们的需求往往会多元。一位西方哲人说:今天,人们在越来越小的问题上知道得越来越多,而在越来越大的问题上却知道得越来越少。如何在大和小之间搭建平台和桥梁,成为我们一年来不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分辛苦一分回报,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算上2008年5月承接太原市钢材商会工作,已经三年多的时间。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借助这本刊的出版,我们终于有机会把自身三年来的感悟和探索以年刊的形式奉献给那些关心、关爱我们的各界朋友。
商会的发展源于历史演进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约束。在我国,最早的商会是以宗族帮会和产业行会的形式出现的。起初虽然不是成型的、规范的商会形式,但它已具有社会自治组织的一般性特点。商会的雏形源自明朝,当时多称为“会馆”。到清朝乾隆时期,仅仅靠血缘与亲缘的联合已难以解决许多行业内矛盾,行会、公所也就应运而生。鸦片战争后,西方商会制度进入中国,对中国商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就社会学而言,商会这个既传统又新颖的社会组织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人类留下了许多可圈可点的商业文明。今天,我们发现,事过境迁,商会建设虽无现成模板可以借鉴,但中华商帮文化的精髓可以传承。
当本刊出版的时候,我希望大家感受到的不仅是一部行业商会的成长史,更重要的是想告诉大家,我们的一点思考与实践。传统商帮的核心在“帮”字上,是为商业目的而结成的集团。这种集团主要以正式组织或者非正式的联系——如不同商人家族之间的姻亲关系——而集结起来,其作用主要是对内规范帮中各商人的行为,制止彼此的恶性竞争,并实现相互帮助,对外则利用集团的力量为本帮创造一个有利的经商环境。在这里,可以把“帮”理解为相互帮助之“帮”。而目前出现的大多数“新商帮”更多的是外在形式上的联系,缺少商帮“互帮互助”的核心文化。现在评价中国企业群落特点,有一句话是“中国人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比如稀有金属,民营企业互相竞争“最低价”出手,致使珍贵的资源被贱卖,完全与传统商帮文化“内部团结,外部抵制”的精神相背离。
山西省钢材商会成立后在商会建设、行业文明等方面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创新出“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行业文化,得到了广大会员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验证并提升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崇高境界。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告诉大家,我们有多项创举,我们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组织;我们还要用10年的时间告诉大家,我们会给大家带来更大的价值-----世界一流商会的发展平台。
 
世事造英雄,有人会说我们野心太大,我们认为:山西省钢材商会必须创造并不断创新属于我们自身的商会运营模式,山西企业家就应该有争做第一商帮的信心与征服世界的野心。
企业家最终的归宿是要体现我们存在的价值,我想:我们的价值除了开创一个新的时代之外,还要发挥对整个社会的思想与文化启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