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管理:中国式管理境界(10)


  管理的最高境界。在中国古代,无极又被称为太阴、太虚或太空。由于上至宇宙,下至原子皆有极,而唯有太空无极,所以太阴、太虚、太空又称无极。这里讲的太空不是天体力学意义上的“太空”,因为其属于相对空间:这里讲的太空则是指绝对空间——宇宙万物尚未产生前的空间。由于在那时既无物质又无时间,所以是绝对空间。那么,何谓无极管理?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应用无极原理来对企业的、宏观经济体的经营、决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来进行管理。

  要想了解什么是无极原理、太阴原理或太虚原理需要首先了解什么无极、太阴或太虚,而要想了解什么是太虚、太空、太阴又需要首先了解什么是“太”。从汉字的“太”的结构上看,所谓“太”其实就是比“大”还要多那么“一点”。也就是说,比“大”还要多“一点”者为“太”。什么又叫比“大”还要多“一点”?

  关于“大”,老子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字之为道,又强字之为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通过上述可以了解到,老子心目中的“大”其实就是在指宇宙。

  为什么?因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讲的就是“宇宙大爆炸”前的情景——现代天体力学把它称为“宇宙蛋”或是“原始火球”或“奇点”什么。可见,说中国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故乡一点也不为过。请问,什么先于天地就存在?当然是尚未发生大爆炸前的情景了。

  与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不同,老子并不认为时间、空间、物质是宇宙大爆炸的产物,而认为先有“宇宙蛋”或“原始火球”这些物质,而后才“生”出了现在的宇宙万物。老子的这一思想,比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显然更全面、更科学,因为它解决了那个尚未发生大爆炸的“宇宙蛋”或“原始火球”存放于何处的问题,并指出现在的宇宙时空其实均是相对的。

  如此当然也就说明,我们的老子也没能把“绝对物质”即“史前物质”是怎么产生的问题讲清楚。不过,老子却为我们讲清楚了比他心目中还要“大”的“宇宙”是什么。老子有言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其意思是说,“它无边无际伸向远方,伸向远方而又返回本原”。不要以为老子此时是在描述宇宙,其实不然,此时的老子其实是在描述期间有物质运动的空间。凭什么说老子是在描述期间有物质运动的空间?因为其“大曰逝,逝越远,远曰反”。第一,万物的运动皆有“大曰逝,逝越远,远曰反”的性质。第二,万物的运动之所有有“大曰逝,逝越远,远曰反”的性质,就是因为他们或它们均产生、存在、运动于“无极”的太空中。

  关于太空的无极性也可从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有界无边宇宙模型”中得到答案。何谓“有界无边宇宙模型”?简单地说就是“宇宙是有界”的,但又是“无边”的。既然宇宙是有界的为何又是“无边”的?因为在“有界”的宇宙的外面还有无极或无限的空间——指在宇宙的外边还有无尽或无量的“宇外空间”。至此,我就等于把“何谓无极”和“太空”为何“无极”的问题给大家解释清楚了。

  说了半天什么又叫做“无极原理”?简单地说就是“空间生成万物,万物存在并运动于空间,万物的存在与运动均是为了追求空间;没有空间不成,但空间如果过大了也不成”的道理的简称。

  由于在《本原管理》中业已阐述了“绝对物质”或“宇前物质”究竟、到底是怎么产生出来的问题,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或许有人会问,即便上述描述就是“无极原理”,我们又怎么能把它应用于企业的、宏观经济体的管理过程中呢?而要想理解这一点,需要了解包括经济在内的“万事万物均因空间而生,并因失去或获得了大于自己需要的空间而丧生”的道理。真的是这样的吗?笔者有以下根据:

  (1)万物产生于空间——这一点已经在《本原管理》中阐释清楚。(2)万物均存在并运动于一定的空间中,其内部亦有99%以上的空间。(3)极度缺乏空间,宇宙万物就会发生大爆炸,反之则表现为膨胀,最终失去方向和空间。(4)物质在空间上的分布均匀的时候,也就是符合其运动规律、机制、原理的时候,因而万物就能够存在与可持续存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反之,如果失去了空间或获得了过大的空间,固有物质的运动就会失去方向。(5)根据上述,空间也就自然具有了“绝对坐标”的性质与意义也,表现为空间似乎具有规范物质、运动、规律、机制、原理的“能力”。(6)这样也就得出了万事万物的运动、运动规律、运动机制、运动原理其实就是对其在空间分布状态的表达——没有一个定律、原理不在表达空间。(7)虽然万物的运动、规律、机制、原理都是对空间的表达,但这并不是“空间”在“作用”或“影响”,因为空间是一种“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的东西——空间对任何事物、物质的运动都不产生任何影响,而是由于“物极必反”造成的。

  掌握无极原理或无极管理的核心意义在于——无论干什么事都不能把路走绝了,必须得给大家留下相对充裕的空间,否则就会在出现“物极必反”的现象。这是因为,一旦不给对方留下空间自己也就会随之失去空间,因为“空间”的意义就在于“有间”,所以物质、运动、规律、原理才能够也必须得“表达空间”。

  研究发现,西方人做事就不注意给人留空间,比如他们主张民主,却很少给人留下自由的空间,比如由于没有给穆巴拉克留下空间,所以才造就了一个宁死不屈的卡扎菲最终会走向极端。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难道就不存在“给别人留下空间”的问题了吗?回答是肯定的。什么叫要尊重自己的竞争对手?什么叫要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须给自己敌人、自己的人民、自己的职工、自己的下级留下相对充裕的空间?为什么说房子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富问题而是一个是否已经给人民留下宽裕的空间问题?因为买不起房子的人担心的不是自己的财富增长过慢而是担心自己有朝一日会失去“住房空间”的问题者也。

  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无极管理”也就是无论干什么什么事情都不要(无)走向极端(极)的一种管理境界、管理方法者也。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考虑到还有专门阐释,这里也就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