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运行走向需紧盯政策面


  当2010年12月31日收盘的钟声敲响,我们欣喜地看到四大债券指数齐齐报收年阳线,其中国债指数上涨3.15 %,企债指数上涨7.18 %,公司债指上涨8.10%,分离债指上涨5.70%。实事求是地说,在过去的一年,前三季度四大债指均是呈上扬走势,但是在第四季度开始后,债指出现大幅震荡,高位盘整或者回调整理。我们认为,指数的调整乃是正常的现象,只有经过上升途中的必要修正,才能到达目标的持续动力。

  通胀无疑成为贯穿2010年债市话题的焦点。尤其是面对着CPI增速的上行,对紧缩政策的预期,也让2010年债市投资者在一年内经历了喜悲交加。

  今年一季度,虽然刚开始的市场还沉浸在2009年第四季度悲观预期,但后来实际出台的紧缩力度低于预期,令市场则倍感鼓舞,中长期债券的收益率开始下降。二季度的行情则更加令人欢喜,基本面变化产生收益率下行的趋势不改,房地产等调控引发经济下滑的预期,债券中长期收益率再度回落,交易型机构对债市的参与热情再度高涨。面对今年曾出现的一波债市的牛市行情,令一些机构曾经赚了个盆满钵满。

  不过,牛市的行情并未在下半年得以延续。三季度,伴随着经济由快速下降到企稳,紧缩政策逐步放松。虽然收益率触底回升,但幅度并不大。但10月份突如其来的一场加息,令债市遭到当头棒喝,由牛转熊的信号开始变得更为确定。

  面对CPI增速再创新高,各种紧缩政策的预期则始终萦绕在债市上空。成为始终挥之不去的“阴影”。年末的最后两个月,面对着经济企稳,物价跳升,11月CPI再创新高,普调存款准备金率与差别准备金“双管齐下”,债市步入了“跌跌不休”的寒冬。

  从交易所债市来说,沪企债指数从10月8日的144.01点的高点,一度回落到11月下旬的142.12点。公司债指数更是从127.13点,下探至126.01点。不过,寒冬过后,离春天也不远了。自紧缩预期略有减弱后,债市近期又略有反弹。

  虽然债市行情经历喜悲交加,但是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步伐在加快。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冷暖互现,中国经济保持总体向好。中国债券市场持续、稳步发展,对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在二级市场方面,流动性明显提升,市场整体交易活跃,债券交易量稳步增长。在债券品种方面,类型有所增加,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并丰富了债券市场投资品种。近期,银行间市场超短期融资券推出,提高了企业流动性管理能力。国内首笔外资法人银行人民币金融债和金融租赁业金融债发行,丰富了金融债的产品类型。此外,信用债交易活跃,拥有较好的流动性,发行和交易定价市场化程度高,在推进债券利率基准体系建设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在一级市场方面,面对着低利率的市场发行环境和浓厚的紧缩政策预期下,能够抵御通胀风险的产品,在今年成了市场上难得一见的明星。比如在11月招标的10国开34、10国开35和10国开36,以其可以“三券互换”的特性受到了市场的热捧。在加息预期下,三只国开债多样化的计息方式、相互可调换的特性以及高频率的付息安排使其赢得了机构热捧。

  新债券发行制度化、多元化、规划化是今年债市一级市场的重要特征。其一,今年我国企业债券发行延续了2009年较快的发行节奏。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增信方式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无担保债券占比迅速上升,从2009年的 29.20%上升到2010年的45.77%,而无担保债券占比的上升是我国债券市场日益市场化和逐渐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完善债券管理体制”,为信用债券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其二,今年地方企业发债数量较2009年虽略有减少,但仍保持较大规模。2011年企业债券核准有望引入新的机制,如市场化的主承销商推荐制,以解决因申请发债企业较多、主承销商把关不严而带来的申报材料或质量下降或过于集中等问题。同时,由于目前市场上的债券品种难以满足投资规模和个性化的需求,明年我国或将推出非公开发行企业债券。

  其三,城投公司发行债券融资得到进一步规范。今年6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号),对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11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了《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发行债券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继续支持符合国发19号文件规定、符合企业债券发行条件的投融资平台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同时也提出了防范投融资平台公司债券融资风险的具体措施。

  其四,市政项目建设债券品种正式推出。我国第一支市政项目建设债券品种于2010年8月27日正式面世,到目前为止,已有12支市政项目建设债券发行。市政项目建设债是主管部门在其近年来核准的城投债的基础上根据该类债券资金用于市政建设特点有选择推出的。我国市政项目建设债券的问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由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具有超前性和集中投入等特点,其融资渠道一直不畅,市政项目建设债券的推出为城市建设提供一条可行、有效、可调、可控的新融资渠道,将对我国城市化过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明年债券市场建设和发展的步伐将会加快。但债市运行走向依然需紧盯政策面,关注的焦点在于市场资金面和新增供给。从资金面来看,明年新增信贷额度和M2增速目标预计都将低于2010年,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手段也将更丰富,以此弥补公开市场回笼的乏力,而经过前期密集上调准备金率,目前银行超储率普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明年央行任何有关流动性的举措都牵制着债市的走向。由于处于加息通道中,明年年初的债券收益率将可能延续震荡走高的趋势,资金面和对通胀的预期是主要制约因素。二季度之后随着通胀水平的冲高回落,债市有望迎来较好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