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显现“小牛市”特征


  本周交易所债券市场走势整体上继续呈上扬态势,然而上扬的步履有所放缓,但成交量未有明显缩小。显示目前债券市场仍是资金关注的主要市场。在周K线上,国债指数和企债指数已经连续拉出多根阳线,在目前状态下适度调整也是为了更加有利地保持上升趋势。

  在个券方面,本周国债走势较好的是010213等。公司债中的09华发债、11上港01、11渝津债、10楚雄债、09闽漳龙、08奈伦债、09华西债、10并高铁等继续保持稳健的走势。

  值得注意的是,5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又批准了5家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国内债券市场,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正在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不仅有利于加强市场主体自身能力建设,更有利于推动债券市场规范发展。目前,我国GDP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同时我国债券市场已经成为亚洲除日本以外最大的债券市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均取得一定成效。无论是从债券市场的内部需求来看,还是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来看,都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这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发行市场上,存款准备金的缴款并未影响到本周10年期国债的招标,在上周末两期国债“流标”后,机构对长债的投标热情比较高涨。在配置需求支撑下,当期债券追加发行了20.6亿元,3.80%的中标结果符合预期。由于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资金市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短端,对长债扰动不大,再加上二季度银行、保险对长债的需求仍较大,因此这次投标结果仍较好。预计保险机构在二季度的保费收入将较一季度有所增加,与银行一起,构成对本期10年国债的“刚性”需求。

  继上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到1个月,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5月18日起,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高频度的准备金率调整行为说明,央行目前在货币紧缩的工具选择上,仍然是数量手段优先。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工具保持着每月一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加息隔月一次的规律。理论上说,货币政策紧缩应该对债券收益率起到推高的作用,但从今年3月以来,货币政策的紧缩对债市的冲击越来越不明显,虽然资金利率伴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行会出现阶段性冲高和紧张,但并未对债券收益率构成较大影响,最近几次政策紧缩的影响都仅在2个基点左右,且只局限在短期品种上,短短几个交易过后债市又重回平淡或繁荣。

  我们认为,今年债市行情,在很大程度上是配置需求支撑债市。从4月份的债券托管数据来看,虽然主流银行托管数据有所下降,但降幅较前期已经大大缩窄。从具体品种看,全国性商业银行4月主要增持了政策性金融债和国债,说明其在贷款回落之后的投资策略仍较为稳健。4月份债券托管量增加比较明显的是基金,这与货币市场基金发行增多以及股市走弱后股票型基金配置债券增多有着直接的关系。从托管数据来看,银行需求仍是利率产品收益率稳定的重要支撑,这一点也在一级市场的发行收益率追低和认购倍数上有所体现。与此同时,居民投资渠道的缩窄使得基金和债券票据理财产品销售火爆,也就是因为这种配置需求的存在,使得机构看空而不做空。

  目前债券市场对政策及数据出台反应比较滞缓,上周是数据与政策出台密集的一周,但债市似乎并没有特别大的反应。面对疲弱的进口与工业生产指标,央行依然选择了坚持其在准备金率调整层面的节奏,同时重启3年期央行票据强化流动性回收力度。尽管资金紧张、政策紧缩均构成短期债市的确定性风险,但坚决调控加剧了经济下行的风险,市场对于政策紧缩的理解更加偏向积极,短期冲击往往被视为长期配置的介入机会,因此限制了整体债市收益率曲线上行的幅度。短期内市场仍将会维持震荡上行的趋势,6月份以后将视市场对政策面和消息面的因素解读而选择突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