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管耕耘,莫问收获,安住当下,不求自得
——记端午节法会感想
作者:贤了
幽深的山谷仅有一处隐秘的入口和一条若有似无的小径通向大山深处,一头钻进去,整个世界便仅剩下了层层叠叠的“绿”,一定是天上执掌人间色彩的仙子途径此地时,被眼前的美景迷醉,失手打翻了绿色的宝瓶,把原本要遍洒三千的绿色一股脑倾泻而下,灌满了整个山谷……
五月的林莽间结满了各种美味的野果,恰似镶嵌在翠玉上星星点点的各色宝石,此时正是野桑葚成熟的季节,。有如紫水晶般的紫桑葚、似玉髓般的黑桑葚、如珊瑚珠般的红桑葚、还有似羊脂玉般的白桑葚、加上尚未成熟的各色桑葚正肆无忌惮的炫耀着无尽的色彩,我想用“万紫千红”来描绘又总觉得自己太小气,是眼前这小小的桑子让我体味到了生命的过程原来如此的绚丽!
今天是端午节,有幸与几个佛友随龙泉寺的三位法师一起进山采桑葚为寺里配药之用。
说到配药,桑葚还真是一味鼎鼎大名的中草药,被称为“民间圣果”。
祖国医学认为: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熄风、滋液的功效。用于治肝肾阴亏、消渴、便秘、目眩、耳鸣、瘰疠、关节不利等病症。《随息居饮食谱》载“滋肝肾,充血液,法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本草疏经》载“桑堪,甘寒益血而除热,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
绿色的山谷里清新的空气弥漫着悠悠的馨香,有甜甜的果香、柔柔的花香也有清雅的草香,草丛中生长着无尽的宝藏,走了没多远的路竟发现了数十种中草药,如葛根、杜仲、远志、淮山、半夏、茉莉、双花、连翘、白果……….听说甚至还有黄精、灵芝、何首乌、人参等名贵中草药。
谷中密密匝匝的植被遮住了阳光也挡住了人世的纷纷扰扰,唯有在此间,你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里,初夏时节虽还没有蝉鸣却不乏小鸟的歌声,当然,清脆欲滴的不仅有鸟鸣,还有流水声:山泉涌出石隙、溪水拂过细沙、飞瀑跌落山崖…
难怪古人说:“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此时才真正体味其中的真谛。风声、水响、鸟鸣——这就是人间罕有的天籁之声。
“哇!这棵,这棵结的真多!”
“快来呀,这棵好吃,全是黑色的!”
“这棵深红色的好吃,又酸又甜…”
“淡紫色的才好吃,甘甜爽口!”
师兄们你一言我一语争论着桑葚的味道,大家爽朗的笑声打破了山林的寂静。
“大家不忙着摘,先吃,吃饱了再摘,这儿有棵白桑葚,大家快过来尝尝…”贤兆师总是想着大家,他一招呼,我们蜂拥而上去摘罕有的白桑葚。
另两位法师贤满法师和贤锋法师,看着大家的吃相,笑的前仰后合。
真是山中岁月悠悠过,不知不觉大家都摘满了三个食品袋,但大家的兴致正浓,继续向山谷深处挺进…
“师兄,接好了,别撒地下!”树上的师兄探下身子。
“放心吧,使劲晃!”树下的师兄撑好了接果子的纱布。
话音落处“唰——”降下一阵“紫色的雨。”
“有多少?”
“得有二斤半!”
“接住了,再来一次!”
“好嘞!”唰——又是一阵紫色的雨。
“这回有多少?”
“二斤”
“才二斤?”
……大家一路上争论着。
“哈哈,大家很在乎结果呀!哈哈哈…”贤满师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止住了争执,使大家陷入了沉思。
山谷中渐渐暗了下来,大家收拾妥当,满载而归。
大家满载的究竟是什么?是山光水色、是水声鸟鸣、是果香花香、是桑葚的美味?还是…
事后想来已无当时的“色、声、香、味”,仅剩满师那一句“大家很在乎结果”的话依然萦绕心中,振聋发聩!
小时候盼望长大,长大了可以上学;上学了盼望毕业,毕业了可以工作;工作了盼望退休,退休了可以休息;最后永远的休息了,一生过去了。
难道人生是为了死亡这个结果?相信没有人愿意承认,但却一如既往的执着于结果!
如果说成佛是一个结果,那么在此之前的无限生命的所有修行都只是过程,在此之后依然是另一个无限的过程…
突然想起一位大德的开示:“只管耕耘,莫问收获,安住当下,不求自得。”真是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