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碁创始人施振荣安静地坐在记者面前,柔和地笑着,旁边坐着国际管理学会主席,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陈明哲。陈明哲说着,他听着,杀伐决断、金戈铁马的宏碁岁月在他身上似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2004年,施振荣从宏碁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休,由王振堂接位。在施振荣的身后,除了宏碁这块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华人品牌外,还有明基、纬创这两家公司。
坐在记者面前的施振荣刚刚有了一个新身份:王道薪传班共同创办人,共同班主任。另一共同创办人、共同班主任为陈明哲。
除这个身份外,施政荣还有一大堆身份,智荣集团董事长,亚洲管理学院董事、台湾企业经理协进会常务理事、台湾管理科学学会监事、台湾自创品牌协会理事长、马来西亚“多媒体超级走廊” (MSC)计划国际顾问……
施振荣说:“我只是宏基董事会董事之一,只是这个角色,如果他们(宏碁及旗下公司)需要,我当然是乐于配合了。”把他透露,他现在80%的时间都在做公益的事情,宏碁及宏碁系的其他公司,他管得不多。
“在公益的事情中,王道薪传班占据了我最多时间”,施振荣说。从前期课件编写、授课、后期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及战略咨询,放振荣全部全程跟踪。据施振荣介绍,这个班刚刚开了两期,第一期在台北,第二期在上海,每期40人。
施振荣把“王道薪传班”比喻为“新希望工程”。通过“王道薪传班”参与这项工程的,除了施振荣、柳传志这样的企业家,陈明哲、吴敬琏这样的经济学家,还有龙应台,林怀民这样的文化研究者与民间艺人。施振荣说:因为这项工程的目的,就是建立起一个足以对抗西方管理思想的完整体系。
他说:“不能重复当年的日本老路,只有经济上的发达,却没有管理思想上的创新,最后形成了沉沦十年,‘王道’是华人在全球化时代必须的选择。”
新希望工程
记者:对你个人而言,成立王道薪传班的目的是什么?
施振荣:我退休之后,认为自己在宏碁的使命已经完成了,我觉得新的使命是经验的分享,分享我创立宏碁、管理宏碁的经验,因此创办了智荣基金会,智荣基金会成立了智荣集团。智荣基金会是由我家族资金所投资的一个基金会,它完全做公益的事业。为了分享经验,智荣集团创办了王道薪传班。
记者:如何与陈教授结缘呢?
施振荣:我跟陈教授认识多年。最近两年,发生了金融海啸,我们对此进行了反思,为什么出这样的问题?就是西方的体系过度资本主义,无法防止人性的贪婪。西方世界对此还没有相应的反思,甚至学术领域也没有反思与检讨。
我们觉得,中国在新世纪里面要在国际上竞争,一味地学习西方思维、管理文化,也会陷入到同样的问题,即不能永续经营,不能持续保持对社会的贡献。我们一致地想到,对华人企业该提供一个什么样的高阶层培训。
记者:到底如何做,与现在管理学院的课程有何不同?
施振荣:实践与学术相结合。从管理实践的角度出发,我已经有了很多经验积累,从学术的角度,它需要一套思维理论,才能有效地推广。我就跟陈教授聊,刚好他也有这么一个想法,我们一拍即合。
我们当时想如何宣传这个高阶层训练班,如何表达。谈到“薪传”,薪火相传,大家一下子就都同意了。薪传什么东西?刚开始想的是中道,就是中国之道。但中道貌似“中庸之道”,后来就想到王道,且王道与西方的霸道刚好对立。
记者:你希望王道薪传班拥有什么样的影响力?
施振荣:从华人世界开始,从中国开始培训中国式商道。我有数十年的管理实践,陈明哲在国外有20多年的培训经验,以全世界最高的标准定位与定调。我把这个班定调为,企业、文化、教育三合一的“新希望工程”。中国再崛起之后,我觉得华人在全球的商业智慧领域,可以有更大的影响力,新希望工程就是实现这样的影响力,换一句话说,就是以“王道”超越“霸道”。
我们这个班比较特别,学术界与实务界结合。全世界没有一个班,班主任是全程参与的,从设计课程,甚至到后面的服务,同时全球授课,一连串的事情都是班主任参与的。我们参与其中,也学习到了很多很多
王道与霸道
记者:什么是王道精神,一个企业如何实现王道精神?
施振荣:王道精神按照西方的说法就是实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关心的利益。对于企业来说,利益相关者包括消费者,客户、股东、员工、上游供应商、经销商通路,最后是整个社会,它所生存的环境都是利益相关者。
王道精神特别强调弱势群体。什么是弱势,就是发不出声音的群体,比如环保、社会责任、普通消费者,没有人代表他们。考虑到他们,就是考虑到老祖宗所说的天下苍生。只不过这里的天下,不是历史学,或政治学意义上的天下苍生,而是一个企业向对的天下苍生,企业可以选择它的苍生,它的天下:目标客户、市场、股东、还是员工。有王道精神的企业应该选择利益相关者。
记者:能不能举一些例子,说明什么是王道精神?
施振荣:比如说,宏碁早期谈“宏碁123”,顾客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就是王道。主流的是股东第一,就是霸道,一味满足股东利益,这造成了利益的不平衡。管理团队每个季度提交一份好看的报表,分更多红,股价更高,保护股东利益,仅以利润考核CEO,CEO就会追求短期财务数据,企业永续经营的问题也自然而然地被忽略了。
在人才训练方面也要讲王道,宏碁过去讲“不留一手”,我不怕教会员工,不怕给员工交学费。一方面是个人需要成长,快速成长就交给他们事情做。不止薪水,他的成长,他的成就感,这些都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他们会做事情了,变成社会的一个人才,不一定为你所用,但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
记者:完全利他,我为人人,但企业的任务就是赢利,赢利就有竞争?
施振荣:王道不是不讲竞争,它同样也要讲霸气、讲竞争。我要做得比竞争者好,才能盈利,才能服务利益相关者,员工,股东,社会上下游,才能实现社会价值。王道不是无为,是积极的,要有霸气,要精益求精。
过去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实利他是最好的利己。只要能够利他,天下有道,总会回馈给我的,而且我的利益是永续的。如果我的利益,来自于利益相关者的不平衡,别人的损失的话,那么我的利益就无法永续。
记者:一些西方企业现在也开始重视“王道精神”了,提“社会企业”。
施振荣:西方企业也意识到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平衡”,提“三个底线”原则,财务的底线、社会责任的底线,环保的底线。一个企业后面两者没有办法很好地考核,但现在年报提出了要求,要报出来。
宏碁在这块实践是最早的,20年前就开始了。企业定了三个标准,一是企业的ROI,投资回报率。我们同时提出了ROH,即人力资源回报率,用数字来衡量,也包括无形的东西。数字就是每个人的生产能力、每一个人的收益率。跟产业比,是不是跟得上,跟自己比,是不是在进步。无形的就是这些人有没有快乐,有没有成长。第三个标准ORN,自然资源回报率,我到底投入了多少资源,有没有产生价值?
西方是碰了壁之后,才由霸道转向王道,是被动的,自外而内;东方是主动的,自内而外。
王道式崛起
记者:中国过去的成功,主要是制造业的成功,王道能带来什么?
施振荣:中国再崛起之后,世界的工厂、世界的市场,世界的创新,世界的品牌,都会到中国来。管理的创新未来一定在中国,唯一要做的就是说服利益相关者。对于中国来说,利益相关者不止在中国,而是在全世界。
现在最大问题的是,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是否相同,如何满足他们。满足他的利益,但不能随波逐流,我们要有自己的模式与思想。我是企业的领导人,听你的诉求,了解你的利益是什么,要保障你的权利,但是不能牺牲别人的利益。管理思想的创新,将带来王道式崛起。
记者:利益相关者全球化,如何满足他们的利益?
施振荣:过去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多都是外销或者制造,中国要往前走,更多的是需要管理制度的创新。我说的管理制度创新,是广义的管理制度创新。过去的发展,更多的是经济政策的主导,主要是国企,现在民营企业出来之后,管理制度的发展与创新是更重要的。只有如此,中国企业才能永续发展。
“王道精神”最开始用于处理对外关系,即国际关系。王道可用郑和做例子,郑和航海出去之后,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时候,方式与西方完全不一样,完全是和平的方式,200多艘船,不占地,不战争。
相对于西方的霸道精神,企业界强调赢家通吃,郑和是王道精神最好的表现。
记者:过去日本曾崛起,为什么没有产生匹配日本崛起的管理思想?
施振荣:日本的王道,是对内的。日本已经是全球的一分子了,利益相关者不是日本,而在全球。日本失败的原因就是这么简单,它没有把自己当作全球的一分子,没有平衡全球的利益相关者,总把自己当成日本的企业。
记者:选择王道,还是霸道,是不是跟一个国家的发展阶段有关?发展中国家只能用霸道?
施振荣:一个企业的文化已经形成了,霸久了,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难。企业文化的调整,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有时候说,社会主义是目标,资本主义是手段,其实王道也是目标,霸道是手段。
薪传中国商道:施振荣的新希望工程
评论
编辑推荐
2 views